标签:
都市生活快乐人生文明传承往日情怀我的昨天杂谈 |
分类: 甘井子 |
大连夏日,可说是人间仙境,在海风的吹拂下多了许多凉意。
时下虽已立秋但尚未“出伏”,“秋老虎”太毒辣了,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也就八九点钟,路上的行人见少,学生们放假了,可有谁愿意为酷暑伴舞呢?
想起来也怪有趣,过苦日子那阵,谁在乎夏天啊!北风呼号的冬季才叫难捱,谁还怕热呢?可从书上知道,紫禁城里的皇帝老爷子就知道皇宫里的滋味,就在承德那地建了座避暑山庄,避什么暑啊,还不是逃难所,假若纳凉,夏天到金石滩不就得了吗?
看到小区周围,也就是大树底下有一群打扑克的老者,孩子们寥寥无几,还用说吗?祖国的花菇朵更忙呢?上奥数的、补英语的、上特长班的、学绘画学书法的,在家中的空调屋中拼搏游戏玩动漫的,大人们都在工作,老人们都在消遣,出去玩耍大人又不让,下海游泳是大人们绝对禁忌的事,就是去也得等到双休日啊!
由此我想到我们五十多年前的暑假。
放假了,孩子们的幸福降临了,但学习小组的制度约束也挺厉害,六七个人一个小组,组长还有副组长行使着“领导”的权利,必须有一个多小时的写作业法定时间,组长还批改检查呢?然后,再组织集体活动,捉个迷藏啊,丢个手绢啊,老鹰捉小鸡啊,还要做广播体操呢?小组长宣讲完安全规则才允许自由活动。
解放了,我们高呼着“乌拉”奔向大海,在大浪里搏击,在波涛中嬉戏,捉着螃蟹捞着海蜇捕着小鱼,一直到中午,我们才捧起胜利果实浩浩荡荡地回到家中。
吃完饭,到附近水泡子冲一冲身上的盐底子,就到东山外抓蚂蚱捕蜻蜓去了。从碉堡山的古战壕回来,放下战利品就和小市场的伙伴们进行足球比赛,很激烈呢。
傍晚,在路灯下,看大人们扑克打得激酣,有时候我们也摆上擂台杀几局象棋。夜深了,我们在院子里,点一堆艾蒿,躺在舒适的木板床上,数着星星睡了。
谁能忘记我们那时的独有特征呢?
有几个孩子的胳膊肘不是伤痕累累,都是登山下海不小心划的;有几个孩子的小腿拨棱盖上不结层疮疤,有的还流脓呢?都是跑跳磕(读ka)的。最有意思的是,我们那群小哥们就没见着有胳膊没掉过环的,疯闹中不小心跌了一跤,把胳膊磕断了,不是找牟接骨就是请老隋太太给接上,就这样胳膊用纱布绑在木板上打着石膏还到山上捉水牛,但从来没忘记八月十五给牟接骨隋奶奶送一包什锦月饼。
一夏天都是这样过的,饭量没少增,晒黑了,结实了,长高了。
就这样我们长成人了!
后来我们这群人经过文革下过乡回了城又下岗再就业直至告老还乡,我们这一辈子。
回头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尽是些小王子小公主,他(她)们能享受到我们的昨天吗?记得列宁说过的一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人生就是流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