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的“自相矛盾”新解
(2009-04-20 12:18:07)
标签:
雨中感悟读书杂谈 |
分类: 我的随笔 |
旅游回来,本想轻松一下,谁料想,刚落地得知同侪老肖不幸去世,很是感殇。打开案头,想写的文章很多,却笔下梗塞,索性看了几天书,借书浇哀吧,况且一个多月没有看到中超的烟火,熏陶点大连足球,也算是一种慰籍,老肖也爱球。
写了十几篇球评,还会上视频了,拍了几个“短片”,竟四五千人观看,不由窃喜,以后再手懒的时候,拿几个小镜头装点门面滥竽充数,也会给朋友一点新鲜。
哎呀,忽然想起咱们上下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文明史,想起先秦诸子百家年代的《韩非子》,想起韩非“同志”很又名的几个成语,像“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老马识途”,还有著名的“自相矛盾”。
这些成语是韩非杜撰的,打开任一家“字典”都有恰如其分的解释,太脍炙人口了,太喜闻乐见了。
不过,网络时代就得用网络语言代笔,看我抄录改编的“自相矛盾”新解。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热闹的集市,有一个人一手拎着长矛,一手拎着坚盾在那里高声叫卖:“都往这里看了,都往这里瞧了,这里有最好的矛,最好的盾要卖了。出口转内销的高精端产品,疯狂甩卖,清仓处理了,吐血大让利了!数量有限,来晚了可就没的买了,保证你买了不会后悔的啊!”
这一吆喝,走过的路过的一呼啦全涌了上来:“听说有出口装内销的东西要卖,介绍一下产品的有点,我们好买呢?”
这人见来了这么多人,兴致更加大发,得意洋洋地举起了矛,向众人喧扬说:“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叫矛,打仗用的,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矛,什么东西都能扎破,但你要扎的用力,不然的话还是没用的。”意思是说,其实你拿着一根木棍上战场,也能给敌人胸膛扎一个窟窿,但前提是你必须有降龙十八掌的内功才行。
这人看来人增多,更加得意忘形,他又举起自己的盾:“再瞧瞧我手上的盾,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锻造,采用高科技制作方法,一次性形成的好盾啊!已经得到国际ISO认证的哦,获得国际专利的产品啊!就算你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能戳穿它!保质又保量,买回去保证能升值啊!”
很多人看他摆呼的唾沫横飞,可听完他的话却哄堂大笑。这个人很纳闷?你们笑嘛呢?过了一会儿,人群中站出一个人来说:“你的广告词很精彩啊!你说你的盾很结实,什么东西也扎不破,你的矛很锋利,天下无双无坚不摧,对吧?”
做广告的点了点头。于是那个人又说道:“要是拿你的矛扎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叫卖的人知道露馅了,嘴巴再厉害也不知怎么说了,赶快收拾好自己的矛和盾,灰溜溜的跑了。
这就是新版“自相矛盾”。
别以为我百无聊赖,这可是“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了解中华民族文化融汇的过程”,洋洋洒洒35万字的《中国经典》里的精华啊!据说此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文学历史,是一座简明清晰的文学殿堂啊!
我晕,还是知道了真谛,过后请看我的“守株待兔”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