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大魁
1990年的秋天,是我教师生涯担任的最后一届班主任。
那天新生报到,在阶梯教室,我正在给学生讲解明天军训的注意事项,闯进来一个愣头青。
他近1米8的个头,瘦弱的身条,一头乌蓬乱发,上身穿着跨兰背心,下身穿一条肥硕的短裤,脚上撒踏着一双拖鞋,手里还拿着一把“济公”式的破扇。在场的几名教师目瞪口呆,小高老师低沉地嘟囔一句,又来了个刺头。
他就是我的学生大魁。
军训第一天,大魁穿上“迷彩服”跟昨天判若两人。
下午军政训练,也就是宣讲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我又把我的历史“政绩”重新演绎一番。(后记解释)
我和颜愠色地跟学生说道:“同学们,今天,你们就是高中学生了。我愿意做你们的良师益友,愿意和你们结交朋友。”同学们掌声雷动。我接着拿起他们初中的档案袋说:“同学们,高中伊始,在你们身上重写的鉴定才是你们成长的履历。你们的初中档案,我一份没看,如果哪名同学不想让我知道他初中的‘历史’,你就上来把它撕毁,不是有句话叫做重打鼓另开张吗?”
我的话说毕,教室一片沉寂,很多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个个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大魁站了起来,很严肃地对我说:“老师,你说的是真的吗?”我仿效着当年田连元讲评书的口气回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大魁一个箭步冲上讲台,随手找到他的档案立马撕的粉碎。这时又有几名学生把他们的档案撕掉,其中还有一名女学生。
第二天军政训练,竞选班委会干部,我采取的是自荐竞选的原则。大魁的豪言壮语把两个女对手残酷地辩论了下去,推举他担任文艺委员的呼声此起彼伏。一名败北的女生会后抽泣地向我哭诉道:“我当了那么多年文艺委员,还没听说文艺委员是男生做的。”
在后来的时候,我曾问过大魁,你为什么竞选文艺委员?大魁推心置腹地对我说:“老师,我念了九年书,不知当干部是什么滋味。我真想甩开膀子好好地干一场啊!我知道我选不上班长,再说我也不是做一把手的料。我想,文艺是我的长项,整好了,能圆我做干部的梦。”
做干部了。尽管大魁还有这样和那样的小毛病,可大魁收敛了许多,尤其有了股志高气昂的派头,经常听见他哼哼“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快逾小调。
军训评比,大魁获得了“军训标兵”。
据说是大魁的第一纸奖状。
“十一”前夕学校组织歌咏比赛,大魁煞费苦心,每天把同学们练的口甘舌燥,可同学们一点怨言也没有,全依仗大魁的人格魅力,他还自掏腰包给同学们买了好几箱汽水。
比赛那天,大魁化了妆,真有誓夺冠军班师回朝的味道。
大魁指挥的大合唱,歌声嘹亮铿锵有力,在参赛的十二个班级独占螯头,评委打分遥遥领先。但最后在学校于书记的干预下,班级只获得了第二名,原因是大魁从椅子上跳下来站在讲桌上指挥,他认为有碍观瞻,为此倔强的大魁还留下伤心的泪。
1991年元旦学校举行通宵晚会,大魁的更是使尽浑身解数,在全校释放了颗惊天大礼炮。
12月31日那天,大魁动员班级干部率先垂范,把通宵晚会的各种供给物品布置的井然有序。他从同学家中借来两挂毛驴车,在方圆几十公里同学的家里拉来了电视机、录放相机以及鸡鸭鱼肉等蔬菜水果,尤其是几编制袋的海鲜珍品使全校震惊不已。(我班的学生大多是渔民子女)
晚会上,大魁导演的节目,更是使全校哗然。
他排练的模特表演,让于书记惊诧不已,连连称赞说漂亮的女孩洒脱的男生怎么都分在老曲的班级呢?大魁和几名干部表演的现代舞和他的小品又是兄弟班重量级的交换节目。
半年时间,大魁就成了学校的超级明星,当年大魁就荣膺学校的文艺部长,虽然有点民间色彩。(至今当年通宵晚会的录像带我还保存在手上)
有人说,大魁身上“熏染”着我的艺术细胞,尤其我在管理上的“耳濡目染”他发挥的淋漓尽致。他安排自家开饭店的孙功成主灶,八熟八凉叫功成烹调的就象是一桌桌丰盛的“满汉大席”。
年夜团圆饭,大魁把学校的领导一个不落地全请到班级,来了个“群英会”,共同敲响了新年的钟声。
第二天清晨,我仰望窗外,啊!好一派北国风光,下雪了。
我发现,大魁们羽翼丰满了!
有朋友会问,没看你在大魁的转变上有什么妙着,也没看你做了哪些“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其实,我的指教理念就是“宽松的环境严格管理,亲情的氛围严肃管理,遥控的手段自我管理”,大魁就是我的神来之笔。
大魁是以名誉为生命的男子汉。
我经常教导他们“我带的班级,做什么事不争第一,但绝不允许得倒第一”,但大魁理解的是我在欲擒故纵。1991年秋天,我参加辽宁省在锦州召开的评课年会,正逢学校开田径运动会。我向干部们布置了任务欣然前往。一行五天,在没有班主任在场的情况下,我班得到三座奖杯。
田径苗子我班是底蕴丰厚,拿金牌易如反掌,可“精神文明”奖就是我在家也未必唾手可得,可就叫大魁们给争到手。另外“太极拳”表演冠军,更是争夺的精彩纷呈,让兄弟班级心悦诚服大开眼界。
在大魁身上还有个神话。
1991年4月,班级搞了个“我的理想”主题班会,同学们都在畅想着未来,阐述着个人的明天。大魁拿了张报纸,在讲台上说道。我有个梦想,就是要参加潍坊国际风筝大赛,展示一下我的才华,为学校争得荣誉。大魁的天方夜谭让同学哄堂大笑。
散会后我问大魁,你怎么想出这么个理想。大魁伸了伸舌头,胆怯地说道,我不愿跟同学一样虚无缥缈地空谈,又没没什么太大的理想,正好报纸上有潍坊风筝比赛的消息,我就信口开河地乱侃一通。
我苦笑不得。
事情就是这么的偶然,突然间幸福降临。
开发区准备参加潍坊国际风筝大赛,旨意是宣传开发区的发展和未来。管委会就把参赛的任务交给我们学校,我当然就推荐了大魁。
大魁不辱使命,“理想”梦圆了,还给大连开发区拿了个全国“二等”的银杯。
1992年秋季,学校召开家长会,我虽然不太赞成也奉旨执行。因为当时渔歇期刚过,正是出海的季节。我告诫学生,家长忙碌脱不开不必事必躬亲。可学校统计的家长出勤人数,我班还多了几位,原来是有三四位学生的父母都来了。
大魁的父母全来了。
在家长会上,大魁父亲的发言竟拿了个讲稿,让很多师生和家长忍俊不禁。
大魁的父亲说。老师的口碑我早就如雷贯耳,想起我家大魁,我不知怎么感谢老师才好。在小学时大魁不是在门前罚站就是在办公室挨批,读中学更是我三天两头往学校跑,大魁还经常在领操台示众,我上老火了。上职高后这两年,大魁出息多了,连晚上睡觉都“语其”了。(大连方言,舒服的意思)
大魁多次跟别人说过,没有曲老师的慧眼提携,我就没有做普通人的志气,做好人的底气,做男人的豪气,做强人的勇气。这也许就是我的杰作。
1993年秋天大魁们毕业了。大魁正赶上开发区发展的最佳时机,我的学生们有的进了机关上了银行,还有的分配在自来水公司,大部分去了日本、美国、法国的独资企业,开始大显身手。
我曾经有句口头禅,说你们现在靠父母养活,老师不需要你们的礼品,何况我经济条件还很好,但是如果你们谁混好了,不请我去“凯伦饭店”尝尝鲜,我绝饶不了你们。(凯伦饭店是当时开发区的四星级大酒店)
虽然是戏言,但大魁们应诺了。
大魁是某大型企业的采购销售经理,今天很风光啊!应该填上相当风光。
2003年秋天,大魁组织了班级毕业十周年同学聚会。大魁让我撰写了一幅对联,他托人装裱的很精致地挂在酒店的大堂。上联是:十载寒窗陶冶性情增长学识,下联是:二五奋斗脚踏实地铸就辉煌,横批是春华秋实。
看到学生们瓜熟蒂落,我的心都醉了。
当年十一,大魁和开厨柜生意的班长以及在水产集团做金领的体委把我居住的洗手间、厨房、餐厅装修的豪华新潮。
当然了,“五星级”的大酒店还真没少去。
有一次在“金元大酒店”小聚,在管委会做局长的“小”高说:“大魁的今天是多少人也始料未及的啊!”
每当看到大魁驾驶他的“宝马”在我楼前风驰电掣而过,我心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后记:我的学生很多,先采撷大魁一朵。至于我烧档案的“政绩”追索到1972年,我接手一个初一的班级,把小学学生的“档案”,也就是鉴定烧毁,要不是“工宣队长”开恩,差不点受了处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