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2024-08-17 09:57:40)
标签:

济源

古代水利设施

分类: 河南旅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
  2024年8月11日一大早,我们吃过早饭后,开车来到了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到达时间是7:00左右。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里。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东北16公里的沁水口,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古名秦渠,初以枋木为门,故又称枋口,为我国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济源市东北16公里的沁河谷口,五龙口镇沁河出山口处。东汉时,“修理旧渠以灌公私田畴。”三国时,河内典农司马孚表请魏文帝易木为石,改名石门。隋代修建利民渠。唐代河内节度使温造上奏修复枋口堰,灌温、济、沁、武四县农田五千顷。元代曾开渠修堰,泽之温、孟、沁、济、武五县,名曰:广济河。明嘉靖二十五年至天启年间,共开凿利丰渠、广济渠、广惠渠、永利渠、兴利渠,形成五龙分水之势,故称五龙口,沿续至今。广济渠首闸上,开凿石窟,内置兴修水利官员袁应泰等人石像17尊,题额“袁公祠”,石门周围刻诗题记,保存了明代兴修水利工程的重要资料。窟前为露台,永利河渠首闸上,亦开石窟,内雕石像5尊,以纪念明代济源县令史公纪言等兴修水利之功,题曰:“三公祠”,为清代补建。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水利闸门。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国保)(再游)
  我们游览完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后,开车前往晋城泽州国道208网红螺旋公路继续游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