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大名罗让碑
2023年4月5日中午,我们游览完邯郸大名泰山行宫九莲阁碑后,开车来到了邯郸大名罗让碑,到达时间是12:50左右。
罗让碑位于大名县康堤口村正南,立于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三月。罗让,晚唐御史大夫,其子罗宏信任魏博节度使,罗让死后,唐昭宗下诏为其树碑立传。碑为青石质,高4.20米,宽1.40米,厚0.50米。首身一体,碑首雕刻六龙戏珠,碑额阳题篆书“唐故御史大夫赠工部尚书长沙郡罗公神道之碑”,5行20字。碑身阳面阴刻楷书碑文主要记述罗让之子罗宏信代乐彦桢为魏博节度史之事,共45行,满行81字。由朝议大夫、左散骑常侍公乘亿撰文,文林郎、检校尚书郑褒书丹并篆额。龟趺深埋地下。
罗让(808-876),字景宣,迥之子。少以文学知名,举进士、宏辞、贤良方正,皆高第。历尚书郎,散骑常侍,终江西观察使。此碑立于龙纪元年(889年),中间相隔13年,名为罗让神道碑,碑却记述其子罗宏信之战功业绩。唐昭宗因罗宏信的影响,追赠其父罗让为御使大夫、工部尚书,并与龙纪元年(889年)为其立“罗让神道碑”。由此可见,唐晚期藩镇割据的事实。
罗宏信(836-898),晚唐名将,字德孚,魏州贵乡(今大名)人,任魏帅乐彦桢部将,武功、忠义过人,深得三军拥戴,在乐彦桢兵变被杀过程中,平定了魏博的兵乱,稳定了局势,被唐皇册封为“魏博节度观察处置、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魏博大都督节度使兼御使大夫”。
1982年7月,罗让碑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游览完邯郸大名罗让碑后,开车前往大名兴化寺遗址继续游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