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井陉千佛崖石窟
2023年2月19日上午,我们游览完石家庄井陉彪村兴隆寺千佛塔后,开车来到了井陉千佛崖石窟,到达时间是9:10左右。
井陉千佛崖石窟在1982年7月23日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崖石窟依山而建,利用天然溶洞雕琢而成,洞口朝东,明代石券门额嵌“千佛古洞”楷书石匾,洞中有洞的长袋状石洞,可分上、中、下三洞。其“中洞”深约50米,东部(入口处)、中部和西部分别宽3米、5.5米和6-8米,洞穴高度在10至15米之间,为石造像的主要雕刻区域。“中洞”中部北侧另有“下洞”状如扁蛇,高4-5米,长、宽分别约20米和10米,潜行而下;“中洞”洞尾则堆石为梯,拾阶而上,豁然开朗,一宽约5-8米,高、深分别约20米和25米的“上洞”别有洞天。
据《井陉县志料.金石》记载,素有“圣境大观”之称的千佛崖石窟始建于“北齐河清四年”,兴于隋、唐,宋、明、清历代均有修建。
进入石窟后,首先看到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拱券门,其中左侧拱券门内墙壁上没有佛雕,右侧拱券门内墙壁上有佛雕,不过都是修复过的。

左侧拱券门。


左侧拱券门口的一尊残毁的佛像,侧面有题记。



右侧拱券门。

佛像修复明显。

千佛崖石窟共雕有1000余尊佛像,沿石窟中洞洞壁分层排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形神兼俱,栩栩如生。不过下部的佛像大都为后修复过的,上部的佛像头部大都被人为毁坏后没有修复过。


千佛崖石窟内的石造像面相长圆,直鼻小口,双目微启,俯视众生,身着袈裟,右肩覆偏衫,双领下垂,绝大部分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手结禅定、说法等印。其中既有两米多高的大佛,也有30余厘米高的小像,更有石像被施以蓝、绿等色,于历史的尘封中隐透出当年的艳丽光鲜。
穿戴宋代服饰的人物雕像。


千佛古洞外还有明、清重修记事碑8通,也勒石佐证了千佛崖石窟造像的悠久历史。
我们游览完井陉千佛崖石窟后,开车前往井陉柿庄壁画墓继续游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