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正定府城隍庙
2023年2月18日下午,我们游览完石家庄正定西城门——镇远门后,步行来到了正定府城隍庙,到达时间是14:40左右。
正定府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坐北向南,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至北依次为戏楼、旱桥、牌楼、山门、正殿、后寝宫。东侧分列十王殿、药王殿、财神殿;西侧分列十王殿、瘟神殿、土地殿;在主庙东侧配建道士院。

城隍庙从落成之日起即成为正定道教活动中心。自明洪武十五年始,府衙所设管理道教事务的官吏——道纪司都纪、副都纪以及县衙所设道会司道会都住在城隍庙内,主持庙内和地方道务。
正定府城隍庙由于规模宏大,长居道士多,在附近州县名声大噪,尤其到了神诞日盘场,俗称庙会,周围方圆百里的各州县百姓纷纷赶来,俗称赶庙、赶庙会。遗憾的是,1966年城隍庙被视作“破四旧”的重点对象,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他用。
在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庙内仅存两座建筑,当时称前殿、后殿。1989年5月12日,木器厂占用的几座遗存空殿失火焚毁。现在的“府城隍庙”,是2000年复建的,与原来的“府城隍庙”比例为1:1。
正定府城隍庙在1982年被公布为正定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定府城隍庙还是县保《反对讨赤捐大示威集合点》。
反对讨赤捐大示威集合点事件是这样的。
1927年6月16日,当时摄于北伐军强大威力,驻河北的奉军即将退败的前夕,为搜刮民财,提出预收1928年钱粮,且每亩地附加“讨赤捐”2.5元。本来1927年上半年已预收了当年的钱粮,加之正定遭受雹灾,人民生活极端困苦。中共正定县委在省委解学海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广大群众反抗军阀、反抗苛捐杂税的强烈要求,决定借旧历五月十七日城隍庙的机会,发动群众抗交1928年“上忙”和“讨赤捐”的斗争。6月16日这天,组织发动了万余人,集结到事先规定的城隍庙前戏楼西北角的广场。正定县委书记尹玉峰作了简短的动员讲话后,情绪高昂的群众高举“反讨赤捐”的大幅标语,直奔县公署。许多赶庙会的群众也自动参加了反对讨赤捐大示威队伍,冲进了县公署。经过四个小时的斗争,伪县长答应了农民的要求,并当场出布告,缓征明年钱粮,豁免“讨赤捐”,斗争取得了胜利。

我游览完正定府城隍庙后,步行前往正定南城门——长乐门继续游览。途中再次路过正定阳和楼遗址时,顺便打卡拍照。

正定府城隍庙的介绍到此为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