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殷都区吴家大院(司母戊大方鼎埋藏保护遗址)
疫情期间,只能在当地转转了。2021年8月26日下午,我骑着电瓶车在殷墟保护区周边找寻一下国保碑,来到了安阳武官村时,看到吴家大院(司母戊鼎埋藏保护遗址)开着门,内部正在装修,于是顺便进去看看,到达时间是16:25左右。这里虽然距离我的住所和工作单位较近,但是我来到这里的次数并不多,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里,上一次来到这里是2018年10月20日。
两次来到这里,墙壁上绘制的“日本鬼子滚出去!”的漫画依然存在。
国宝司母戊鼎铸造于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历史文物,该鼎制造工艺精湛,被称为青铜之冠,现收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并被作为镇馆之宝。大鼎形象图案被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徽。
吴家大院为中国传统式砖瓦木制建筑结构,三进九门相照院落,东西宽3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由于吴家大院的特殊历史背景,赋予其重要的历史价值,2006年6月21日被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阳武官村吴家大院,建于明清时期。祖籍是安徽寿县王兆集,万历年间迁至安阳西北彰德府西武官村。吴家祖上先后出过兵部尚书、举人及驸马。延续清后,以中医为生计,清至民国为中医世家,引用祖传秘方为一方百姓排忧解难,先后制办良田两顷,丰衣足食。中医世家堂号乐善堂,家风家训:白云怡志、清泉洗心、积德其厚为训。
清末时期吴家大院传人:吴响铃,中医享誉彰德府。有一子吴玉珍医术高超。后有三子但不自治,长子、次子得重症先后去世,三子也患有当时中医不治之症。吴玉珍行内人世号称:老圈。曾聚集行内名医在吴家大院为时年七岁三子吴培文会诊,由于医不自治的原因很难下药方,费尽心机,终用秘方挽救了三子吴培文。吴玉珍后因急劳成疾于次年去世,时值吴培文八岁。吴培文成为吴家大院唯一的继承人。
吴家大院是司母戊鼎的埋藏保护处,因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1946年)被用作司母戊鼎保护埋藏地而闻名。吴培文在武官村西北岗的吴家柏树林整修祖坟时,发现了司母戊鼎,为免遭日本侵略者盗抢掠夺,吴培文带领众弟兄,于1939年3月19日晨将司母戊鼎挖掘出土,埋藏于吴家大院焚书坑内。后因汉奸告密,日军多次到吴家大院搜查,吴培文用中国人的民族骨气和智慧舍命先后三次将大鼎转移到吴家大院西屋马棚、东屋草料房,司母戊鼎在吴家大院东屋埋藏保护历时八年之久,躲过了日寇掠夺,维护了民族尊严。1946年,国民政府第31集团军将大鼎挖出,作为蒋介石的寿礼运往南京,存放在前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59年大鼎被运往北京,安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下幅照片是埋藏司母戊鼎的东屋草料房。
2018年10月20日来到这里拍摄的东屋草料房的照片
2018年10月20日拍摄的吴家大院院子内部的照片。
吴家大院内的两层楼,北边(左边)就是东屋草料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