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高唐兴国寺塔
2020年10月5日,当天我们没有和孩子一起出来游玩,主要是当天我们两口准备边开车边往安阳家中赶,我们首站到达聊城高唐兴国寺塔,到达时间是9:00左右。
高唐兴国寺塔位于聊城市高唐县梁村镇内,因此该塔又称为梁村塔。
兴国寺塔为楼阁式砖塔,八角十一级,高38.8米,边长2.85米,第一层为重檐,北面开一门,以上各层均为单檐,每层四门,檐下施以斗拱,整齐有秩。塔的顶部置葫芦形塔刹。
兴国寺塔身各层均供奉有石刻佛像,这些佛像都是有讲究的,一层为狮子佛,二层为炎肩佛、阿众佛,三层为持法佛、大光佛,四层为最胜音佛、须弥相佛,五层为难阻佛、大明佛,六层为释迦牟尼佛、日月灯佛、大须弥佛,七层为明闻光佛、宝相佛,八层为日生佛、须弥光佛,九层为网明佛、妙音佛,十层为不空成就佛、宝胜佛、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十一层为如须弥山佛、无量精进佛,地宫为圆通菩萨(四背观音)。





高唐兴国寺塔在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国寺塔第一层北面的门是唯一入口,距地面有3米多高,当天是铁将军把门,我们无缘一览塔内景象。
兴国寺下原有一座兴国寺,现已无存,在古塔北面约十米的地方有一株古槐,据说此槐曾粗约十数围,高六丈许,福荫二亩余,七十年代遭火焚,后发新枝,相传此槐位于原兴国寺大殿前,为唐代僧人所植,称为“唐槐”,“宋塔唐槐”为高唐县的一处名胜古迹。
兴国寺塔的建筑年代已无考,在清代刻印的高唐州志中把这座塔称为“宋塔”,从其建筑格局看也应为宋代遗物,1986年对塔基进行维修时,在距地表5米深处挖掘出土的明代成化十四年“敕赐重建兴国寺碑记”碑身半通,碑帽一块。说明此塔在明代曾经维修,最近的一次大修是在1999年,现在维修的痕迹清晰可辨。
以下照片是兴国寺塔周边的残碑。





过去的市保碑。

大约9:15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前往高唐文庙继续游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