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邯郸】磁县大冢(高欢墓)

(2019-07-13 08:50:49)
标签:

邯郸

磁县

大冢

高欢墓

国保

分类: 河北旅游
         【邯郸】磁县大冢(高欢墓)
  2019年7月12日,在大连海事大学上大三的孩子放假了,孩子当天是坐大连——邯郸(晚上20:10大连起飞,21:45到达邯郸)的飞机飞到邯郸的,我们两口得去邯郸机场去接一下。于是我们当天计划着:我们吃过午饭后,开车前往邯郸市市区游玩一下午,随后到晚上到邯郸机场去接孩子。
  计划定好后,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行程。
  之前我在网上查询到:磁县茹茹公主墓就在磁县大冢营村的北面,该墓出土文物颇多,而且墓内壁画也比较精美!在石家庄的河北省博物馆内有《北朝壁画》展厅内,展示有茹茹公主墓的壁画,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的博客《河北省博物馆——北朝壁画》。而且网上还介绍,茹茹公主墓已经整体在邯郸市博物馆内展示,有整个墓道及壁画和出土文物等。于是我就计划当天下午的行程是磁县茹茹公主墓、邯郸市博物馆(主要看看茹茹公主墓)和博物馆周边转转。
  我们中午吃过午饭后,开车首先来到了磁县大冢营村北,准备看看茹茹公主墓。在磁县大冢营村的北边,老远就看到平地上的一个大土堆,第一眼看到就知道这是个墓葬,我们问了好几个村民:“这个土堆是不是茹茹公主墓?”大家都说:“这个土堆是大冢。”,我们再细问:“是不是茹茹公主墓?”时,均说:“不知道!”看来,这个土堆是茹茹公主墓的可能性不大?
【邯郸】磁县大冢(高欢墓)
  我们走到大土堆的旁边,看到一个《磁县北朝墓群》的国保碑,国保碑的背面写着“大冢”。
【邯郸】磁县大冢(高欢墓)

【邯郸】磁县大冢(高欢墓)
  磁县北朝墓群位于河北邯郸磁县的东部,墓葬密集区位于磁县的东南部区域,南北绵延达15公里,东西约14公里。北朝墓群是北朝东魏、北齐时期的帝王及皇族的墓群,在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朝墓群包括有“天子冢”的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墓、兰陵王墓、高欢墓和高洋墓等。
【邯郸】磁县大冢(高欢墓)
  要介绍大冢墓主人是谁,还得介绍一下曹操。因为之前大冢一直被学术界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之一。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大家一定家喻户晓。当年汉献帝刘协从登基即位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曹操挟持着汉献帝,以汉献帝的名义向其他地方割据政权发号施令,实际上就是一个真正的“皇帝”,无非就是没有正式称帝。后来曹操迁都邺城(今天的邯郸临漳县),曹操死后,从邺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同时出殡,在邺城周边同时埋葬了很多墓冢,后来逐步被后人描述为曹操七十二冢。
  曹操生前算计汉室,死后还算计别人,想用七十二疑冢来迷惑别人。宋代的俞应符写诗说:“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馀机至丘垄。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邯郸】磁县大冢(高欢墓)
  实际上大冢跟曹操一点关系没有,那么大冢到达是谁呢?
  北魏中后期尔朱氏为朝中望族,当尔朱家族没落后,取而代之的是以高欢为首的渤海條县高氏家族。高欢当时是北魏丞相,权倾朝野,是当时的实际掌权者。北魏末年,高欢赶走了北魏孝武帝元修,携元氏贵族及朝中大臣东迁,并在古邺城南修建新城,并迁为国都,拥立元魏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元善见为傀儡皇帝,从此东西分魏,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
  高欢一生做丞相,直到去世也未曾取代元魏而自立皇帝。高欢死后,东魏廷谥其曰“献武”,是为齐献武王。后来其子高洋取代东魏正式建国,建国号为“齐”,史称北齐,追封其父高欢为献武皇帝,后改为神武皇帝,并给高欢墓加陵号为义平陵。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高欢的义平陵和诸多东魏北齐墓葬一同被认为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随着七十年代东魏茹茹公主墓的发掘,才逐步揭开了“曹操七十二疑冢”这个被误传数百年的传说。
  茹茹公主墓位于磁县大冢营村北,目前原址地面上已无遗迹,出土的壁画按原样保存于邯郸磁县北朝考古博物馆内,供参观者欣赏。茹茹公主墓中出土的墓志曾提到“葬于釜水之阴,齐献武王之茔内”。齐献武王就是高欢,由于茹茹公主去世时北齐尚未建立,故用此称号。磁县北朝墓群沿袭前朝葬制,魏晋南北朝最讲究家族门阀,在葬位安排上也以家族为单位。正因如此,学者们可以确定东魏时期的高氏墓地在大冢营村周围,经过一系列的判断,专家确定大冢营村旁,俗称为“大冢”的封土最高最大,级别应该是最高的,因此确定大冢就是北齐高欢的义平陵。
【邯郸】磁县大冢(高欢墓)
  关于义平陵中究竟有无葬入高欢遗体,至今仍然是个谜团。据《资治通鉴》记载:(东魏)甲申,虚葬齐献武王于漳水之西;潜凿成安鼓山石窟佛寺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杀其群匠,及齐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逃。也就是说,《资治通鉴》记载说:高欢遗体应该葬在了北响堂山的石窟内,就是下幅照片中石窟内。
  下幅照片是邯郸市博物馆内《石窟艺术》展厅内展示的北响堂石窟内的石刻造像。  
【邯郸】磁县大冢(高欢墓)
  下幅照片是北响堂石窟内的石刻造像,是最大的和最具代表性的一窟
【邯郸】磁县大冢(高欢墓)
  该石窟平面呈“”字形通廊,通廊周边均是雕刻的造像,其中有一面造像顶部的一处是空的,位置大小正好能够放置一具棺材,应该是高欢的遗体的存放处。
  若《资治通鉴》记载属实,则义平陵应是高欢的衣冠冢,北响堂石窟才是高欢的真正陵墓,究竟哪种说法对,有待于进一步考古发掘。
【邯郸】磁县大冢(高欢墓)
  游览完磁县大冢后,开车前往邯郸市博物馆继续游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