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河津高禖庙
2019年6月7日下午,我们游览完河津西梁村阮氏碑楼后,开车来到了河津高禖庙,到达时间是16:10左右。
高禖庙位于河津市阳村乡连伯村西沙梁上,该庙坐北朝南,布局紧凑。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有戏台、香亭、献殿、正殿、配殿,东西两侧有偏殿。山门两侧建有钟鼓楼,亦叫山环和水带。
高禖庙与众多庄严肃穆的庙宇不同,它自古就以“自由恋爱的官方指定场所”著称。因为这里曾是古帝王祭祀求子的场所,而其供奉的高禖神,就是最高贵、最原始的媒人鼻祖女娲的尊称。她把抟土造的人和用藤条泥浆撒出的人俩俩相合配对,使他们组成家庭,自行繁衍,因此被奉为“媒神”的始祖,名曰高禖。
以下照片是戏台,后建的建筑。
河津高禖庙目前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初女娲为了人类繁衍,她“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缔结了婚姻,但无子嗣,于是她又演化成生育神。
照片中的亭子就是香亭。
高禖庙内有创作于清末民初的壁画作品现存510 平方米,有 158 个人物,57
幅图,其中,献殿东西两侧墙壁的壁画艺术成就最高。分别画的是大禹开凿龙门、后稷教民稼穑等苍茫古事和高禖之祭盛况。画中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时代和地域文化特征,体现了民间画匠高超的技艺。
河津高禖庙内有古石碑十三通。仔细看下来,从元、明、清直至民国十七年,所有碑刻都是追溯重修,没有确切的祠庙始建年代记录。最早重修时间的记载是元代至元廿九年(1292),重修碑已失,在山门石礅侧面由重修工匠刻下了“至元廿九年重修石匠郑守庆”的字样。嘉庆廿四年(1819)“重修后土庙碑记”系连柏村郭步云撰文,世代生活于此的他,在碑文中也不能不慨叹:“考庙中古碑记传自宋元以来皆言重修不知肇自何时盖庙之建于兹土也故不知历几千百年矣”。




大殿内供奉女娲、大禹、后稷三位主神,香火十分旺盛。



高禖庙正殿东侧有一块“状元匾”。相传清雍正年间,陕西韩城王君路经河津,在高禖庙上香求子,次年得儿王杰。王杰37岁高中状元,为报恩还愿,为高禖庙题了“人初性善”的匾额一块。有状元做宣传,到高禖庙求子之人自然是越发热闹。
河津高禖庙内其他殿宇。




大约16:3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前往河津太阳村柴惟荣德行碑楼继续游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