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洪洞北马驹三结义庙
2019年4月13日下午,我们游览完临汾洪洞风驰楼后,便开车寻找马牧村中的玉皇庙,结果没有找到,于是便开车来到了洪洞北马驹三结义庙,到达时间是17:30左右。
北马驹三结义庙位于洪洞县龙马乡北马驹村中央,始建年代不详,目前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残存碑文看,宋元时即建有三结义庙。现存为清代重修,但部分建筑仍保持有元代建筑遗风。北马驹三结义庙平面呈长方形,由戏台、献亭、正殿、东西配殿、神厨等组成四合院形式。院内古柏参天,幽静清雅。
戏台,座南向北,与正殿位于一条中轴线,始建年代不详。据现存资料记载,康熙三十五年(1696)、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修。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悬山顶(后代维修时改为硬山顶),前檐突出,檐下竖有四根方柱支撑出檐。戏台左右有对称“八”字形砖砌小影壁,内部格局分前场、后台,前场宽8米,深5米,后台宽2米,中间用软扇隔开,东西两侧各有小门供演员出入,门额东刻“妙舞”,西刻“轻歌”,中间额枋上绘八仙图。后台左右各有卷棚顶建筑一间,供演员化妆、休息之用。后山墙朱墨彩绘描麒麟吐玉书图案,上额刻楷书“万代春秋”。其上尚有题记,记录戏班演出时间、曲目名称、名角姓名。
献亭与正殿明间椽檐相接,类似抱厦。平面呈方形,四角上翘,单檐十字歇山顶,通高约6米,柱间距3米。砖砌基座,四周石条铺镶,前置半圆形砖砌踏道。柱头斗栱三踩单昂出斜昂里转单翘,中间各有平身科两攒,三踩单昂里转单翘。逐层叠架,斗栱后尾托井口枋,抹角梁置于平身科位置的井口枋上,挑檐短促敦实,北方木构亭榭的特点十分明显。斗栱、枋、梁均施有旋花彩绘,残存部分色彩依然清晰。
献殿。


正殿前的古碑。



大约17:5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前往临汾市区入住,结束了第一天的游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