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襄汾灵光寺琉璃塔
由于之前在网上查询得知:“临汾市襄汾灵光寺琉璃塔在襄汾县邓庄镇北梁村的麦地内。”因此游览这座塔没有时间限制,为了游览更多的景点,我们计划一大早就游览这座古塔。
2019年3月3日早上7:00,我们洗涮完毕,开始吃早餐,随后直接开车前往襄汾县邓庄镇北梁村的麦地内游览该塔,到达时间是7:45左右。
灵光寺琉璃塔在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陵县志》载:“灵光寺在县东南北梁村,金皇统中重建,平阳府尹杨伯雄撰记,后知县薛所蕴重修,有碑。内有宝塔,高十三级,后有藏经阁。”杨伯雄,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任平阳尹,有政声,《金史》说:“先是,张浩治平阳,有惠政,及伯雄为尹,百姓称之,曰:‘前有张,后有杨。’”经过历史变迁和战乱,灵光寺的殿堂毁于1948年,1958年地面被淤平,仅剩一座砖塔。
下幅照片中就是新近修建的灵光寺,有点寒碜!看来是没有单位或个人投资建设!
灵光寺琉璃塔为八角形,仿木构形式砖塔,原有十三级,存七级,每级正面有小圈门,创建于唐贞观年间,金皇统年间重修。上部六层毁于清代康熙三十四年临汾地震,这有塔侧清代乾隆四年(1739)碑文作证:“奈无何康熙乙亥夏,遭地震,自藏经楼以及廊庑,尽行倒坏,惟佛法二殿仅存,高塔半存。昔之称为壮丽者,今不胜其零落矣。”
灵光寺琉璃砖塔一层南侧开拱门进入塔内,其余七面设假拱门,现塔残存七层,塔高为22.44米。该塔各层檐部均为琉璃斗栱、兰普、垂莲柱。椽飞、勾头、滴水为砖雕仿制,三层出平座。此塔较好地保存了金代建筑历史原貌。
灵光寺琉璃塔的第一层埋入地中,是洪水灌溉淤积地面的实证。塔的第一级琉璃碣后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的藏经于1985年4月中旬被盗,后破获归案,现盗洞尚存。被埋在地下的灵光寺碑有:金皇统囗年《灵光寺碑》;明正统十一年《重修灵光碑记》;明崇祯五年《敕赐灵光寺招僧住持记》;明崇祯九年《邑侯薛公去思碑记》和清乾隆四年《重修南北佛殿碑记》。1967年8月18日山西文管会孟繁兴作地震考古调查时,挖开泥土,拓取了碑文。
下幅照片中古碑仅漏出碑头在麦地内。
灵光寺琉璃塔塔身上的琉璃毁坏严重!


大约8:0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前往临汾市区华门继续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