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文峰塔
洛阳文峰塔位于洛阳市老城东南隅东和巷东端的洛邑古城内。
洛阳文峰塔为什么叫文峰塔呢?原来在塔内第一层供有文昌,第二层供有魁星。文昌,又称文昌帝君、文曲星,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旧时多为读书人所崇祀。魁星,即“奎星”,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后被称为主宰文章兴衰之神,有“魁星点状元”之说。古人建造此塔有“祈福赐恩”、“益国安民”、企盼洛阳文化繁荣、多出人才之意。
洛阳文峰塔始建于宋代,明末毁于战火,清初重建。明清时附近还有一湖泊和一庙宇(现已废毁),塔、湖、庙交相辉映,形成了当时河南府城内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

古代洛阳有句俗语:“洛阳有个文峰塔,离天只有丈七八”,说明文峰塔比较高。
洛阳文峰塔是一座密檐式砖石塔,四方形,高约3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用方形青石砌成,每边长6.8米,高3.3米,塔基和塔身之间嵌有铸铁,以保持整座塔的牢固性。
洛阳文峰塔塔身九层,通体用青砖砌成,从第一层至第九层逐层递缩,最高层每边长3米。一至八层向北各开一弧形拱门,可向外望,门上皆有题额;第九层则四面各开一弧形拱门。塔刹已被毁。一层拱门两侧原有对联一副,字迹依稀可辨,右侧为-——楼上风云通北斗,左侧为-——楹苑桃李接东壁(东壁星传说是掌管文章的星宿)。
文峰塔总结了唐宋以来各种砖塔结构形式的优点。塔身外壁用砖砌筑,塔的中央又砌筑一个砖塔心;每层之间建有木质楼板和木质楼梯,可盘旋而上,后楼板、木梯毁于战火。



文峰塔是洛阳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塔之一,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时人们登临塔顶,除有“危楼高百尺,上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慨叹外,更多的是纵目河洛大地的壮丽景色。为保护古塔,今塔门已封。


旅游文峰塔介绍到此为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