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华区毗卢寺
2018年12月23日早上,我们吃过早饭后,坐公交来到了石家庄新华区上京村东的毗卢寺,我们到达时间是9:15左右。
据《方舆汇编》和毗卢寺内现存的碑碣记载,毗卢寺创建于唐朝天宝年间,宋、元、明各朝均曾重修。毗卢寺原来规模较大,建筑较多,现仅存释迦殿(前殿)和毗卢殿(后殿)。毗卢殿中央佛台上供奉的是佛教的本尊主佛毗卢遮那(印度语,意为光明普照),故该寺称为毗卢寺,是石家庄市区内唯一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刹古寺。
毗卢寺占地28亩,它的最大看点就是存有明代精美的宗教壁画,毗卢寺壁画共200多平方米,分布在释迦殿和毗卢殿内,尤以毗卢寺殿壁画最为精彩。毗卢殿壁画有122平方米,绘有122组,508位神抵人物,每组均标榜题名,同时毗卢寺还保存有一批西汉石刻、雕像等珍贵历史文物。毗卢寺在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先介绍前殿,也就是释迦殿吧。
释迦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小式布瓦悬山顶,前有抱厦。释迦殿内正面塑释迦坐像一尊。
毗卢寺的前殿释迦殿内四壁绘制水陆画共约83平方米,内容有中国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以及汉化的佛传故事、道教的天神地祗。释迦殿内东、西山墙绘有“八仙过海”的画像,人物造型生动,可以看出其人物、风俗、内容都与常见的印度佛传故事有很大的不同。它以连环画的形式绘于墙上,富于情节性和趣味性,同时这些佛传故事和中国民间传说绘在一起,也充分体现了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毗卢寺前殿绘制水平不如后殿,保存也不够完整。
毗卢殿建在高1米的月台上,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前后有抱厦,平面呈十字形。殿脊两端有龙头凤凰卷尾的鸱吻。飞檐深远,瓦顶坡度缓和,因而外观舒畅,形制特殊,俗称五花八角殿。
毗卢殿
毗卢殿内有明代泥塑毗卢和两侧的明代石佛。

佛台下方的佛台上有唐代8尊罗汉石雕像。


毗卢殿内存有重彩壁画120平方米,其中四壁的壁画最为精彩。上下分三排,绘有天堂、地狱、人间、罗汉、菩萨、城隍土地、忠臣良将等儒、释、道三教各种神像人物500多位,又把他们分成120多个小组合,每组合旁有名号榜题,形成了三教合流的壁画艺术特点。
毗卢殿北壁壁画高2.8米,宽3.95米,壁画内容以佛教题材为主,画有现忿怒身的十大明王及帝释、梵天、天龙八部、四大天王、玉皇大帝等道教和释教人物120多身。
东西两壁均高2.8米,宽7.6米,壁画以道教内容为主。
东壁绘有南极长生大帝、扶桑大帝、玄天大帝、地藏王菩萨、鬼子母等共130多身。
西壁画北极紫微大帝、巨半拿等众、五湖龙神等众、崇宁护国真君等,共140多身。
南壁高宽与东西壁相同,壁画以世俗人物为主,东侧画引路王菩萨、为国捐躯忠臣烈士、九流百家一切街市等,共80多身。两侧画面然鬼王、城隍土地等众,往古贤妇烈女、后妃、宫人女官等,共60多身。
毗卢殿内的这些壁画虽属宗教题材,但透过宗教的帷幔,仍然能看到现实生活的影子,有的还直接描绘了劳动人民的形象。画风承袭了我国古代壁画的传统画法,技法娴熟,线条潇洒自如,色彩艳丽,人物形象生动逼真,主次分明,层次井然。壁画使用的颜料以矿物质为主,这些颜料稳定性好,保存时间长,虽已经历了几百个春夏秋冬,但色彩至今还很鲜艳。

毗卢寺内的钟鼓楼,都是后建的。


毗卢殿北侧的两通古碑,其中左侧的那通古碑上还有毗卢殿内壁画的画匠的名字。

后来塑造的释迦摩尼佛祖像。

毗卢殿北侧的一个展览室。
大约10:2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游览旁边的一个公园,随后坐公交前往石家庄市区的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旧址纪念馆继续游览,没想到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旧址纪念馆是每周二、四、六开放,当天是周日,只有放弃,只好先吃饭后旅游吧!随后继续坐公交前往石家庄鹿泉区金河寺大殿(省保)继续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