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0405966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临汾】霍州观音庙
(2018-10-12 20:28:16)
标签:
临汾
霍州
观音庙
国保
旅游
分类:
山西、陕西旅游
临汾霍州观音庙
2018年10月4日下午,我们游览完临汾霍州凌云塔后,开车来到了霍州观音庙,到达时间是13:40左右。
霍州观音庙位于
霍州市赵家庄村,以下照片是观音庙的后门。
后门上留有看庙人的电话,
我们给她打过电话后,就在此等着看庙人过来。趁着这会功夫,我们走到观音庙的前门看看,看庙门是否开着?结果,观音庙山门也是锁着的。
观音庙院坐北朝南,总体布局为两条平行轴线,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对称理念。其东轴线为一进院,轴线上分布有山门、三圣殿,东侧有厢房、廊屋、耳殿,东南角二层有文昌阁。西轴线为两进院,轴线上分布有过街阁楼、戏台、过殿、观音殿(分正殿和东西配殿),轴线西侧分布有廊屋。
霍州观音庙是集儒、释、道为一体的典型的寺庙综合建筑,在
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庙戏台,也是
过街阁楼
,已经伸出到庙外了。
这次游览霍州观音庙还真是有缘!看庙人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过来给我们打开庙门后,就与我们攀谈起来。一问我们是从河南安阳来的,立马与我们的攀谈的热情高涨起来,言语滔滔不绝,真是“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原来她的祖籍是河南安阳林州市的,她是在1942年河南闹灾荒的时候,被父母抱着逃荒到的山西临汾霍州的,当时她还不到一岁。著名导演冯小刚导演的电影《1942》就有她以及她的父母逃荒时的身影。
观音庙院坐北朝南,
庙院南北总长47米,东西宽43米,占地面积2021平方米,
总体布局为两条平行轴线,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对称理念。其东轴线为一进院,轴线上分布有山门、三圣殿,东侧有厢房、廊屋、耳殿,东南角二层有文昌阁。西轴线为两进院,轴线上分布有过街阁楼、戏台、过殿、观音殿(分正殿和东西配殿),轴线西侧分布有廊屋。
在观音庙中,三圣殿、山门、观音殿、过街阁楼、文昌阁等均创建于元、明时期,后历代屡有修葺。在三圣殿与观音殿之间建有土地殿,
土地殿规模虽小,但据历史记载始建于宋代。
西北角留有便门(就是后门),平时进庙多走此门,这是一座典型的正方形庙宇,其庄严肃穆可见一斑。
以下是观音殿,内有三间殿宇。
观音殿内西侧殿宇内留有木质精雕,雕工非常细腻,是明代时期的作品。
观音殿内东侧殿宇内也留有木质精雕,雕工也是非常细腻,是明代时期的作品。
观音殿内的梁架,上面还有彩绘。
观音殿内山墙上的绘画,应该是清代的作品。
西轴线上的
过殿。
西轴线上的
过街阁楼和戏台。
西轴线正南过街阁楼是
元代建造的,
原为“彘川镇河”神龛阁楼,坐北朝南,全木结构,底为柱廊式过街通道,上铺木板,设栅栏,神龛台基。楼顶为重檐歇山顶,琉璃剪边,灰瓦覆盖。顶部正吻题记“昊川雄镇”四字,阁楼梁架结构多为元代遗构。
明初,阁楼北侧建起一坐南向北戏台,前为卷棚顶,用砖做基座。戏台与阁楼紧紧相依,浑为一体,组成戏台,名为“赛蜃楼”。此后,阁楼便作为观音庙戏台的后台而用。从元代以后为历代掌管水利部门占用,一直到解放初期,解放后为学校所占,用至1994年,1994年以来,由观音庙义务保护小组管理。
据大明嘉靖二十二年重修碑文记载:“……前楼一葺,形势壮观,东距霍山,西临汾水,北有高岗之倚,南有平川之望,乔木巍峨,阴木华盖,虽盛暑之时,凉风可以解吾心之愠,野景可娱吾目之欢,诚妥神之胜地,即郡庙之冠也。……”此阁楼确实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过街阁楼。
东轴线上的山门及北面的木牌坊。
山门下方的古碑。
在
东轴线上沙门的
东侧是一个二层的文昌阁,这位看庙人每天晚上就住在文昌阁的一层。
土地殿。
东轴线线上的
三圣殿。
我们与这位看庙人在文昌阁下方的屋内进行了长时间的拉家常,真有点恋恋不舍,她还邀请我们去她们家吃饭去,太热情了!还是老乡亲呀!
大约14:5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前往霍州祝圣寺继续游览。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临汾】霍州凌云塔
后一篇:
【临汾】霍州祝圣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