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泉】平定冠山

(2018-10-06 17:30:10)
标签:

阳泉

平定

冠山

国保

旅游

分类: 山西、陕西旅游
     阳泉平定冠山
  2018年10月1日上午,我们游览完山西阳泉平定天宁寺双塔后,直接开车来到了平定冠山景区,到达时间是10:10左右。
【阳泉】平定冠山
  冠山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山不是多大,但在晋东一带还是颇有名气的,冠山因山势秀拔,状若冠戴,故得此名。
【阳泉】平定冠山
  进入冠山大门后,路旁矗立着一些老石物件,风化比较严重。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冠山上的资福寺,是冠山上的主要建筑,创建于金代,寺内历代碑刻甚多。本篇博文不再介绍资福寺,将另写一篇博文。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资福寺山门前的古槐。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资福寺山门前有一个小巧精致的戏台子。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冠山的摩崖石刻多集中在冠山书院、夫子洞和仰止亭等处,而且都与古时人读书立志、学问报国的主题有密切关系。如“云中坐论”、“仰止对真”、“状元”、“静修”、“心目害然”、“砚池”等等,多为当时名人题书。其中资福寺西南鱼池旁山石上清初爱国哲人傅山先生题书的“丰周瓢饮”篆书摩崖刻石最为醒目博深。这里的“丰周”,无疑是指西周都城由歧邑迁至丰邑(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境内)之事;至于“瓢饮”典故,则见于《论语》一书,即所谓“一箪食,一瓢饮”。书中原讲孔子门生颜回贫寒,饮食极为简陋的状况。苦的志气并以其深刻寓意启迪冠山学子的意思。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即认为傅山先生是以“丰周瓢饮”比喻源头之水,意思是说源头虽然细小,但往往可以汇成江河。此语用于冠山,显然又在告诉人们,那就是你莫小看了区区冠山书院,这里培养出的人才可都是一些国之大器呢。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乾隆年间的石刻“第一石“。
【阳泉】平定冠山
  石牌坊矗立在冠山半腰,上书“文献名邦”四字,曾有一种说法,山西文冠山古松献数二定,即定襄与平定二个县。牌坊上有一副对联:“科名琨耀无双地,冠盖衡繁第一州。”明代诗人苗蕃的一首《冠山古松》中就有过“冠山绝顶入云烟,五百苍松莫计年,风动涛声如吼泊,雨来鳞爪天欲参”这样的佳句。  
【阳泉】平定冠山
  石牌坊。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巨大赑屃和残碑。
【阳泉】平定冠山
  冠山上有冠山书院,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书院。元代中书左丞相吕恩城、明代兵部尚书乔宇都曾在冠山书院读过书。元明两朝,平定州地面上出了两位卓有声誉的大才子,一位是曾在元代历任国史院检阅官、翰林院编修、中书左丞和监察御史并参与编修过辽、金、宋三史的吕思诚,另一位则是在明代任过礼、兵、吏三部尚书和太常寺卿的乔宇。历史上冠山的几十处名胜景观中,以冠山书院、夫子洞和仰止亭等与吕思诚、乔宇的生平有密切关系者最为知名。  
  冠山书院在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泉】平定冠山
  冠山书院为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后形制,它坐西朝东,背山面谷,内外两重院落中多为石券窑洞建筑,虽窑面以青砖挂面,窑顶也作仿木构筑,但古今世人仍然以洞命名它们,如崇古洞、无梁洞等等。传说此书院就是吕思诚和他祖父三代读书之处。冠山书院中现存明清两代碑碣石刻还有不少,如汪藻的《冠山名贤书院》诗碑、陈凤梧的《游冠山书院》诗碑、孙毓芝集柳玄秘塔五言诗刻石、乔宇的《雪中访左丞吕公书院旧址》诗碑、白金的《新建高岭书院记》碑和傅眉的五言诗刻石等等,其中乔宇诗碑最被后人称道。
  本篇博文不再介绍冠山书院。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仰止亭。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集资兴学纪念碑亭。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冠山山脚下正在兴建一座塔和庙宇,藐视冠山景区要“深度开发”?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冠山上还有一个真武庙,是近期建造的。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阳泉】平定冠山
  大约11:00左右,我们游览完冠山后,直接开车前往晋中寿阳祁寯藻故里继续游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