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博爱成汤庙大殿
2018年4月15日早上,我们游览焦作张昺墓后,直接开车来到了焦作博爱成汤庙,到达时间是8:55左右。
成汤庙位于焦作市博爱县城东北3公里柏山乡上屯村,始建于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成汤庙原有山门、拜殿、大殿、照壁、东西厢房等,现中轴线上尚存拜殿和大殿等主体建筑。
下幅照片是拜殿。
博爱成汤庙在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汤庙大殿,座北面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单檐悬山顶前出廊式建筑,灰色筒板瓦覆顶,整体建筑手法粗犷简洁,体现了早期建筑的特点。
大殿平面前后各设四根檐柱,覆盆式柱础。台基平面随殿身作长方形,东西长11.2米,南北宽8.1米,上铺方砖。檐下铺作布局疏朗,明次间各施补间铺作一朵,为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昂嘴扁平底宽为高的二倍。
梁架为草栿,栿、枋用自然材。屋架结构为四椽栿用两柱,檐柱有明显的柱侧脚和柱生起,脊柱顶用丁华抹颏栱和叉手承托脊槫。大梁头北,群众俗称倒梁庙。
墙体下部为清水墙,不岔分砌法,上部为土坯墙体,山墙为五花山墙,墙内置木柱。
梁架上施彩绘,内容为山水、花草及二龙戏珠等。大殿前檐装修在明间设木板门,次间设直棂窗。大殿整体屋面坡度较缓,正脊和垂脊保存较好。
大殿的铺作布局和铺作的形式有早期的特点,彻上明造,用自然材,以及倒头梁等具有元代河南地方手法的特征,是研究河南早期建筑特征的珍贵实物资料。

斗拱起着支撑作用,元代建筑风格明显。


斗拱有一定的年头了!

大约9:0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前往博爱大王庙继续游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