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兖州日军碉堡
2018年3月11日下午,我们游览完兖州青莲阁后,直接开车来到了兖州日军碉堡处,到达时间是13:55左右。

兖州为古九州之一,地处交通要道,素有“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厮杀的血肉战场大多只留在史籍的记载,如今惟一能让人目睹触及到的便是保存于城东九一医院周边的三座碉堡,它不仅见证了日军侵略兖州的累累罪行,而且是全市仅存的历经过战争的军事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下幅照片中的碉堡是在九一医院的东北角滨河北路上。
日军碉堡上的文保牌。
以下照片是在兖州兖州九一医院西北角的碉堡,医院西墙将碉堡一分为二。

九一医院周围的三座碉堡由于位置比较偏僻,所以才幸免了城市拆迁改造之祸,加上有识之士的呼吁保护,才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当时的市保碑是兖州县人民政府一九八四年八月立的。


兖州现存的三座碉堡,分布于兖州九一医院西北角、东北角和东南角(后两者被新建的泗河抢险大道与医院隔开,辟在大道东侧绿化带上,一南一北,相隔五百余米)三个方位。三个碉堡制式相同,均为圆柱型,平顶,砖混结构,外壁有数个长方形射击孔,顶部分布一圈垛口。墙上有疑似枪眼的小坑,看上去有战争的烙痕。


在1984年8月,经当时的兖州县人民政府批准,这三座碉堡就公布为第一批兖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2011年4月,在兖州市进行的文物普查中,这三座碉堡被定为全市仅有的军事建筑及设施,并载入《兖州市志文物》章节中,目前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没有找到第三座碉堡,所以借鉴网上的照片,在此谢谢作者。


以下借鉴网上的照片来介绍一下当年日军在兖州的罪行和兖州的解放。
1938年的1月4日(农历腊月初三),日军长驱直入,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兖州城。从此,兖州20余万百姓就沦入更加痛苦的深渊里。入侵兖州的是日军矶谷廉介的十二军三十二师团,司令叫井村。日军英井联队1500多人进驻国民党二十师放弃的东大营(今九一医院址)。4月,日军在琉璃厂村南,天仙庙村东强占农田近千亩,铲毁已出穗的麦子。
日本画报上被占领下的济宁城。
日军利用这里南靠日军兵营,东靠泗河,西临津浦铁路的有利地形,修建日军军用飞机场。为保护飞机场和铁路线的畅通,以便运送战略物资和作战士兵,日军英井联队在飞机场周围和津浦铁路附近修建了多座碉堡。
下幅照片中清晰可见被日军砸毁的城墙。
日军侵占兖州后,疯狂地进行烧、杀、抢、掠,残害兖州人民,制造了“火烧翟村、故县惨案、马棚失火案、杀害爱国人士”等惨案。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兖州人民的强烈反抗。
日本军队占领曲阜后在孔庙门口设警卫。
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取得根本性胜利,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然而此时,在鲁西南平原军事重镇兖州,日军龟缩在碉堡和兵营内顽抗固守,拒不投降。9月,中共兖济县(1944年10月成立)武工队拔除日伪平店等多处据点。组织兵民3000余人,将野店至东滩铁路全部拆除,运输中断。10月19日,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派严拙农到驻兖日军洼田旅团部谈判,日军接受谈判条件。12月,驻兖徐铁路沿线日军全部缴械。兖州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性胜利。
日寇骑在孔庙赑屃雕塑上合照。
日寇在邹城孟庙孟母断机处合影。
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1945年10月7日,国民党吴化文部抢占兖州城。国军构筑了以古城墙为依托,以碉堡、地堡群为核心工事的防御体系。1948年7月,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攻克兖州,拔除了国民党军队在津浦路中段的战略要点。兖州的胜利解放,标志着兖州这一有着悠久历史和重要战略地位的古城结束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在攻打兖州城西门时,国民党军死守硬防的旧关碉堡群被英勇的解放军全部摧毁,把它们炸成了一堆烂土碎泥。但在激烈的战斗中,却有突击队12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大约14:1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前往兖州博物馆继续游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