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成安曲村凤凰台
2017年12月17日,当天我们在成安吃过午饭后,直接开车来到了成安曲村游览,顺便游览了位于该村中的凤凰台,到达时间是13:00左右。
凤凰台在成安县曲村村南,传说曾有凤凰集其上,故名凤凰台。
凤凰台遗址是邯郸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台始建于唐代,唐开元七年(公元720年),传说八仙之一吕洞宾西去邯郸(今黄粱梦)时,曾栖息于此,并题写《西江月》一首。
据传,在唐开元七年(720年),有一位云游道人路经这里。只见他一袭长袍飘逸,五缕美髯拂胸,身背一把青蛇灵剑,一派仙风道骨。观主邀其留宿,并煮茶款待。过路道人对凤凰台上云蒸霞蔚景象甚是满意,慨然应允,遂与观主一起品茶论道,直至夜深。次日清晨,过路道人题写《西江月》词一首于壁后,飘然离去。
词曰:“月落乌啼人静,风吹满面松花,道人邀我煮新茶,荡涤胸中潇洒。世事不堪回首,梦魂犹绕天涯,凤凰台畔即吾家,管甚明朝今夜。”词尾的落款是“口口”。众人猜测,这“口口”不就是“吕”字吗?姓吕,又背青蛇灵剑,一副仙风道骨,那么潇洒,那么飘逸,那不就是吕仙吕洞宾嘛!自此父老相传:吕洞宾西适邯郸道,曾夜宿凤凰台。以上传说故事,在明、清《成安县志》中均有记载,然而“仙人”吕洞宾夜宿凤凰台毕竟是虚幻之事,不过这首词却被当作仙家痕迹依旧书写在大殿对面的墙上。
据旧县志引刘永脉《重筑凤凰台记》载,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凤凰台已倾圮,“仅余一小丘,高不盈尺,鞠为茂草。”知县刘永脉“踌蹰慨叹者久之:及今不一修葺,恐日浸月削,千载灵台或不免同废圃颓垣,共消歇于荒烟野露风尘雨夕之余。”遂动员村民,或挑筐,或挥镢,齐心协力将凤凰台重新加高加大,仍将吕洞宾仙笔题词并邑人属和之诗词刻勒,置于左方,“以志景慕。”
至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时任成安知县李三畏于台上建吕仙祠,塑吕洞宾像于其中,民间俗称吕祖庙,这是凤凰台上建吕洞宾祠庙之始。其后历代时有修葺,至民国时仍为一座大院落,前有拜殿三间,后有大殿三楹,院内古柏森森,香烟缭绕。
大殿前有古柏两株,东西对峙,人称“子母柏”。
以下照片是东边的“母柏”,直径达1.7米,现已树老中空,在“文革”时期被人点火烧死。
下幅照片是西边的“子柏”,直径1.2米,仍枝叶葱茏。凤凰台的始建年代虽无确切记载,但台上的这两株古柏,少说也有千年以上树龄,可以佐证凤凰台的古老。

新殿复建前,凤凰台的老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仅遗留一南北长22米、东西宽28米、高1.5米的土台,及仙迹碑一通。仙迹碑,现安放在殿前东侧廊下。
大殿旁的功德碑。
据传,大殿内东侧有透灵碑一块,可照到县城城墙,乃凤凰台之瑰宝。如今,透灵碑早不知所踪。
凤凰台西侧是一所小学校。

凤凰台东边不远处是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墓。




烈士墓旁的墙壁上的绘画。




凤凰台旁的村中的小公园。

大约13:1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前往成安多普勒雷达塔继续游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