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宝塔山
2017年8月2日当天,我们游览了延安宝塔山、大礼堂旧址、边区银行旧址、西北局旧址和纪念馆、万花山和花木兰陵园等几个景点。
2017年8月2日一大早,我们开车来到了延安宝塔山景区开始游览,到达时间是8时左右。
宝塔山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因山上建有宝塔得名,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也是外地游客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以下照片是延安宝塔山的老照片。
宝塔山下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隶书的“嘉岭山”和“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最著名,可惜我们没有走到这里。以下照片是宝塔山下停车场旁的摩崖,都是近代刻上去的。
延安宝塔山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称作宝塔山。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代以后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区中心的延河之滨,海拨1135.5米,宝塔山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是楼阁式砖塔。
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宝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1961年,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币二元券正面图案为“延安宝塔山”。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颁授的独立自由勋章,核心图案就是宝塔山。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的名名热情的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宝塔的塔刹、塔身和塔基。
跟党旗合个影!
宝塔旁的一匹石马。

站在宝塔旁俯瞰延安市的场景。

延安窑洞。
清凉山。
在宝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
延安古名肤施,是西北的边塞重镇。宋代韩落、范仲淹曾在此镇守。宝塔山为历代宝塔山
守将必去之处。
开始登山,前往摘星楼。
摘星楼,是后来仿制原样重建的。



延河大桥,横跨延河,连接延安城与东关街。该大桥由周楫主持设计,1959年5月建成通车,为一座空腹式石拱桥,3孔,每孔跨径30米,大桥全长115米,高13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附设人行道。每孔拱上有6个跨径各为2.5米的圆拱形小桥孔,一方面便于排泄洪水,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桥体本身的重量和压力。桥下部为重力式墩台,上承石拱。延河大桥仿照“赵州桥”而建,设计合理,施工精细,雄伟壮观。工程质量亦十分坚固。迄今仍为延安城内重要交通要道。延河大桥建成后,与延安宝塔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成为革命圣地延安重要标志与象征。


烽火台古迹,也是后来仿制原样重建的。
宝塔山上装饰了大量的泛光和霓虹灯具,一到夜间,宝塔、摘星楼、烽火台、上山道满山绿树相映在各色灯影中,恍若仙境,映照得山城延安更加秀美壮丽。
以下照片是我们在8月2日晚上来到宝塔山下拍摄到的夜景,手机拍摄的,质量略差些!













大约10:15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前往延安大礼堂旧址继续游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