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临城普利寺塔
孩子去年考上大连海事大学,今年7月22日学校放假回到家中,于是我就想着陪着孩子和78岁老爸出外游玩一圈,去哪呢?想来想去还是去革命圣地延安吧,毕竟咱也没有去过延安!目的地敲定了,于是我就提前制定了一个7、8天的出游计划,路途大致是:从安阳出发,经过石家庄、阳泉、吕梁、榆林绥德、延安的子长、延安、洛川、宜川、山西临汾、晋中,从榆次、左权、邢台全程高速返回安阳。我们实际也是照着这样的设计线路进行旅游的,实际游览7天,共行驶2300公里路程。
我在单位请好假后,就开始了我们的行程。2017年7月28日,周五下午,我们一家4口开车直接前往石家庄,途中来到邢台内丘邢窑博物馆,发现正在建设,没开放,于是开车来到了邢台临城县普利寺塔,到达时间是17:00左右。
我们开车来到了普利寺塔的后门,就是下幅照片中的胡同。照片中的这条街道貌似是一个死胡同。我拍摄照片地点的左侧是一个暑假学生补习班的场所,我问了一个在此等候接孩子的家长:“往前能否走到普利寺塔跟前?”他告诉我:“不能走到,需要绕道才能走到。”于是我们就往外走准备绕道走,在胡同入口处我又问了一个在路旁开门市的人,她告诉我们说:“沿着这条胡同走到尽头,有一个门可以走到普利寺塔跟前。”于是我们再次返回顺利地从后门进入到普利寺塔的院落中。很可笑的是,我们进入到普利寺塔游览的时候,那位告诉我们从这里不能进入的那个人也紧跟着我们进入到普利寺塔内游览,嗨,无语!以下介绍以参观游览顺序而写。
普利寺塔的塔刹。
从一个类似于民居的院落中进入后,再穿过一个通廊,就来到了普利寺塔所在的院落中。走进院中,看到石翁仲和许多石像生,不知这些老物件是不是普利寺原有的物件。
院落中的一个石供桌,周边雕刻有精美的石雕画。
宣传版面上介绍普利寺塔的情况和邢台市的一些文保名单。
普利寺塔又名万佛塔、临城县舍利塔,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城关东北部,是我国惟一保存的北宋方形密檐式仿木砖塔。
普利寺建于北魏太武帝年间,唐朝时重修。北宋皇祐四年在普利寺内建舍利塔,因坐落在普利寺内而得名普利寺塔,明朝时曾经修葺过此塔。

公元1110年夏,北宋赵佶皇帝北巡晋地时,路经临城,曾在普利寺内驻足停留,看着此处的山景秀色,一时高兴,命宰相蔡京书写“爽亭”二字刻于碑上。普利寺塔东北原有爽亭,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普利寺也是已废,仅存普利寺塔,目前的普利寺是后来重建的。
普利寺塔为砖结构楼阁式,平面方形,高33米,共8层。
普利寺塔首层塔身南面辟门通塔心室,外壁各面略向内凹作弧状。
普利寺塔下部是一个空心结构,上部是实体的。下幅照片是普利寺塔内部顶部的场景,是八卦图结构。

普利寺塔内供奉的铜佛像。
普利寺塔各壁面砌千佛龛,每龛内浮雕坐佛一躯,一层塔身共有佛像1016尊,可惜这些佛像毁坏比较严重。
普利寺塔二层塔身坐于斗拱出挑的平座上,各面分别浮雕四尊罗汉像,转角处饰有力士。
普利寺塔二层以上为密檐六层,各层檐下均有砖制斗拱。



临城县境北部北魏时为房子县,属中山国管辖;南部为赵郡管辖。房子县北面是赞皇,赞皇县北面是井陉县。井陉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是通往晋地、出走燕、代古地的要冲,是历代兵家必争的关喉。当初后赵王朝、北魏帝国进犯邢襄,入侵中原时,临城古地就曾是他们南行的路线。在临城这个南来北往的要津处修建寺庙,一方面是政治的考虑,由它作为北魏帝国倡导佛教的南下出口,以此标志为起点,由太行山东麓进入中原;另一方面是军事的考虑,北魏王朝以临城普利寺为联络南北方的支点或是说接力站,构建太行山东麓南北之间军事联接的通道;再一方面是佛教传播的考虑,出井陉西行北上,便是佛教圣地五台山,北魏太武帝继位之初,虽然重视佛教并对佛教的利用政策深思远虑,但国力和民情都非如愿,还达不到后来的北魏文帝重金建设五台山的盛举,但太武帝已经把临城的普利寺纳入了南北佛教传播联系的大布局。
临城普利寺塔建于宋朝。首先反映了宋朝佛教文化复兴的趋势,宋朝前半期,是中国科技、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时期,佛教作为华夏文化中的一个基本内核,在宋代文化复兴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其次也顺应了宋朝对北方地区军事统治的要求,赵匡胤建立宋朝后,由他而始,经太宗、真宗直到1064年仁宗去世,在104年中,邢州、赵州、冀州、贝州(现清河县)四地一直是宋朝与辽国打仗对峙的地带,为稳定民心,营造边屯地区祥和的气氛,宋朝在临城普利寺内建造高塔,政治、军事目的兼之。
普利寺塔隐藏着佛教史上的重大秘密。史书记载:宋仁宗在临城普利寺内建造方塔,塔成后有异僧奉舍利入内。古称“异僧”,多是西域“洋僧”,为佛教高僧,大宋王朝把如此重大的佛事活动交给一个“异僧”办理,想必这个“异僧”非同一般。异僧所奉舍利,应当是唐武宗灭佛“法难”中被僧人们冒险转移、保护,归隐山野的极其珍贵的国宝级的舍利。从异僧奉送舍利入塔的时间安排上看,行踪十分神秘,塔建好了送舍利的异僧准时到了,时间上没有任何的空隙。这说明临城普利寺塔是专门为国宝级的“舍利”而建的。
普利寺塔塔身呈正方形,砖砌而成,高33米,九级八檐,大型飞檐斗拱,顶端有金属塔刹,每层四角原均有玲珑铁钟一挂,晚风徐徐,叮当悠远,“普利晚钟”为临城八景之一。
普利寺塔东面的佛祖庙,是后建的。
1959年普利寺塔遭到一次雷击,塔顶稍向东斜。1981年国家拨款对塔身进行了维修。1991年,塔台东壁石墙遭暴雨冲毁,河北省文物局拨款进行了抢修。2001年6月25日,普利寺塔作为北宋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普利寺的山门,在普利寺塔的南侧。

普利寺塔南侧山门外的普利广场。

绿树掩映中的普利寺塔的雄姿。

大约17:3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来到了石家庄市入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