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竹林寺郜公塔
2017年7月22日上午,我们游览完安阳县善应镇黄龙洞景区后,直接开车来到了鹤壁市姬家山乡的竹林寺郜公塔继续游玩,到达时间是11:30左右。
先介绍一下竹林寺吧,都是后建的。
郜公塔就矗立在寺湾村旁的田埂边上,在夏日季节各种植被都长势旺盛的时候特别不好找。正确的找寻路线是从竹林寺向南进入到下幅照片中的寺湾村中,沿着右侧的道路进入到村中,一打听就很容易找到。我们是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的。我们是从竹林寺北侧的一条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从满是泥泞的农田田埂上(昨天当地下来一场大雨)多次翻高找到的,不容易呀!
就是顺着以下这样的农田中多次登高才找到的郜公塔。

终于看到郜公塔了。

郜公塔为四角三层砖塔,高约5米。

矗立在农田田埂边的郜公塔。

郜公塔有点倾斜,但是仍然顽强地挺立着。

郜公塔一层正中有塔额,双行竖写“师祖郜公院主灵塔”,之下有小字“许姜明 刘僧驴
古荡刘渊门人申二刊”,左有小字落款:“时大元国至元十二年三月十四日嗣祖沙门小师同彖小师孙等建立”。从塔额上面字体内容上可以得知郜公塔是元代建立的,目前郜公塔内部已经被盗。


郜公塔内被盗的场景,不知原来该塔内埋藏有什么宝物。

郜公塔共三层,底部为须弥座,但制作简单,只是从塔身上用三层砖往外凸出一些,让人看出了一些须弥座的意思。
郜公塔是元代建立的。按说元代造塔非常讲究,不仅用砖经过仔细打磨,砖缝也极小,出檐虽无唐塔之深远,但仍多有唐塔余韵。但是郜公塔不知什么原因,做工非常潦草,只能跟明清的一些古塔相比较,实在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看来在元代,鹤壁这一带的建塔技术水平不怎么样!
郜公塔为密檐式砖塔,高度从下往上逐层降低,各层比例看着不太协调。
郜公塔顶为攒尖式直接封顶,不知上面本来无刹,还是后来刹丢失了。
郜公塔檐为叠涩出檐,出檐不甚远,也只是个大概意思。

欣赏郜公塔也就10几分钟,光找古塔就费了快半个小时,大约12:1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前往下一个景点——安阳汤阴赵窑石佛,途中看到鹤壁狐仙庙,于是顺便游览一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