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邢台】英谈村

(2017-07-19 06:09:55)
标签:

邢台

英谈村

旅游

石房子

古建筑

分类: 河北旅游
                           邢台英谈村
    2017年7月15日下午,我们游览完邢台峡谷群后,直接开车10公里左右的路程来到了路罗镇的英谈村,到达时间是16:20左右。我们来到英谈村口时,发现进村的路上有一个起降杆,旁边屋的外墙上写着“售票处”,于是我们下车询问情况,得知英谈村早在2007年就已经开始收费了,每人30元。此时发现我们的爱车一个后轮没气了,于是进景区参观游览已经是次要问题了,当前首要任务是先换上备胎。
    下幅照片是我们我们第二天从英谈村前往邢台县浆水镇时,在英谈村旁拍摄的。
【邢台】英谈村
    我们在紧张地更换备胎时还在犹豫,到底进不进英谈村游览?
    不进英谈村游览的原因是:换好备胎后,我们还要将扎坏的轮胎及时补一下胎。此时时间快17时了,天快黑了,我们要补胎还要开车10公里路程去路罗镇,时间晚了,补胎的门市关门了就麻烦了。
    进英谈村游览的原因是:大老远的来到了邢台路罗镇英谈村,不游览有点遗憾!
    我们在更换轮胎的时候,一位村中的女村民(充当英谈村的导游,导游费20元)就不停地与我们攀谈,建议我们游览并当晚住在英谈村,同时告知我们第二天早起6、7点钟,她介绍我们入住的农家的主人会带我们去路罗镇上去补胎,于是我们想:“在哪里住都是住,干脆就游览英谈村,并当晚住在英谈村”。
    下幅照片是前往英谈村东门的道路。
【邢台】英谈村
    路旁的石栏板。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西部太行山深山区的路罗镇,村中传统的古建筑规模有4500平方米,全部是石头砌筑,现在保存完好,目前英谈村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的东门。
【邢台】英谈村
    在古代,邢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占据太行就可以囊括三晋,跃马幽冀,挥戈齐鲁,问鼎中原。 关于黄巢起义,在太行山一带有许许多的传说和古迹遗存,如黄巢岩、朱温坪、血流峪、天明关、贺家坪等村名地名的由来都与黄巢有关。如山西省和顺县东的走马槽村,是因黄巢的骑兵从这里经过而得名;又如圈马坪村,是因黄巢在此圈过马而得名;再如南天池村,是因黄巢在此饮过马而得名。据史料考证,邢台本是黄巢朱温部的领地。朱温,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公元877年,也就是唐乾符四年朱温和兄朱存一起加入黄巢起义军,受到黄巢的重用,封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同州防御使。他负责防守东线。黄巢攻入长安后,黄巢做了皇帝,尚让为丞相。因为屡次为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战败,请求增援,黄巢没有答应。882年9月,朱温背叛了黄巢,率军投降唐朝,被唐僖宗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公元883年,封为宜武(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并被提升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 黄巢起义失败后,只剩千余人逃亡今邢台西部山区的大峡谷在今黄巢岩扎寨,伺机再次起义。黄巢、黄邺、黄揆等及他们的妻子后被其外甥林炎杀害。林炎去报功路上路遇唐兵被杀,黄巢起义宣告最后失败。由此可见,黄巢据太行是有史事根据的。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建筑多为明清时所遗存,筑有围寨墙,留有四门,错落有致,该村民风纯朴,热情好客。
    英谈村的寨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寨墙,根据东寨门上的墨书题记,可以知道现在的寨墙修建于清代咸丰七年九月,也就是公元1857年。寨墙宽三米,高低不等,最高达六米许。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原是唐朝黄巢义军留下的营盘,明朝永乐年间,山西一位路姓的大户举家来此落户,目前的建筑多为清代咸丰时所建,一处经典的明清建筑群。千年古寨,岁月流逝,原来的“营盘”被乡民叫来叫去(用了谐音)叫成了今天的名字———英谈。
    下幅照片是从英谈村东门内看到的东门的场景。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中有大小石孔桥36座,以下就是英谈村中的石孔桥和排水系统。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有四大奇事。
    民俗奇事一,英谈人不信鬼神敬堂口。所谓堂口,就是路姓四堂。探查英谈历史,英谈村的宅院中没有农耕社会家庭中敬祭的各种神龛神码,而坐落在村中央的四大路姓堂口在人们心目中却充满了神秘和敬崇。逢年过节大家都到自己所属的堂口去献香祭祖,红白喜事由堂口主持人帮助操办,家庭纠纷由堂口主持人调解。堂口是英谈人的圣殿,也是村民血缘相传的链条和源泉。这种习俗在全国罕见,有人说这是当年黄巢起义军组织体系的孑遗,四大堂口就是驻在营盘中四位将军的支系,也有人说这是古代道教组织在民间的遗存。是与非,尚无定论。 
    民俗奇事二,家家有后门。按冀南民居风俗,四合院讲究进出只有临街的大门,认为宅开后门跑财招贼,而英谈村不仅家家院落开后门,且门开的与前门一样大,只是没有前门的宏伟和精雕细绘。仔细观察,无论前门或后门,每个门后左右都有一个直角型的墙垛。这固然是固门的需要,但在冷兵器时代,无疑也有着攻防掩体之效能。民俗有敲门而进之说,而英谈村只要家中有人就前后门大敞,客人可以畅通无阻。当地人笑谈,端着碗吃饭可以串遍全村的各家各户。笔者认为,农家院呈现的这种具有军事攻防功能的建筑奇观,不仅是出进方便,也是世人将其称为古堡的重要原因所在。 
    民俗奇事三,妇女喜好纳鞋垫。山区人注意保护脚力,粗麻纳底细针纳帮做鞋不罕见,讲究做鞋垫的地方并不多,英谈村妇女对此却情有独钟。串村走户常看到妇女们手拿鞋垫在飞针走线,形成一种罕见的民俗景观。本以为这种习俗与历史上这里曾是驻军的营盘有关。军人要行军打仗,亲人远行心连心,送双鞋垫既是古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信物,也是由衷的祝福和惦念。 
    民俗奇事四:石臼、石杵、石磨这些用具在今天的英谈村仍是举目可见的活景观。英谈人用它们捣豆沫、玉米渣熬粥,磨豆腐、拐米浆摊煎饼,尽管已有了许多现代化的加工粮面的工具,但英谈人仍固守着这些古老而传统的器具和生活模式,他们称这样加工的米面做饭香,与机器加工的滋味不一样。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村内67处院落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具有典型的古太行建筑风格,是河北省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石寨。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中,有以墙为房的,有以房为墙的,墙随地形而建,依山坡蜿蜒起伏。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的民居大多以两三层建筑为主,民居都是依山而建,随坡就势,因地形差异而千姿百态,这些红石民居层层叠叠,参差错落,房前屋后,树影离离,绿荫婆娑,别具一格、自成特色。以下是英谈村中的一幢三层楼房,这种楼房的特点是“从一楼或者二楼上楼的话,本层内没有楼梯可以上去,必须走出大门后上到上一层的楼房院落的门口才能进入”。这种楼房结构在英谈村中随处可见。    
【邢台】英谈村
    一楼的两个门。
【邢台】英谈村
    二楼和三楼的入口处的大门,右侧最下方就是一楼。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又来到一户人家。
【邢台】英谈村
    这一户人家大门口的山泉水。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这户人家院落中的山泉水。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院落中的排水沟。
【邢台】英谈村
    村中的水井。
【邢台】英谈村
    又是一幢三层小楼。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中的街道。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又来到一户人家中。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这一户人家中的两层小楼可是不一般!当年国民党河北省主席鹿仲麟曾经住过一楼,白求恩曾经住过二楼。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中的千年古井。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民居的建筑选材是当地盛产的一种红石材,也有少量的青石建筑。这座用石头建成的山寨,在国内其它地方是没有的,村中到处都是石板房。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又是一户人家的院子。
【邢台】英谈村
    村中比较有名的狭窄的石台阶路。
【邢台】英谈村
    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曾经来到过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以下是“鱼石”,右上角是鱼头和鱼身,左下角是鱼尾。
【邢台】英谈村
    彭德怀宿办室。
【邢台】英谈村
    左权宿办室。
【邢台】英谈村
    警卫室。
【邢台】英谈村
    刘伯承宿办室。
【邢台】英谈村
    邓小平宿办室。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的民居,是开放院落,设有后门,无论是从军事意义上理解,还是从村民和谐相处上去体味,都不失古老文化的风韵。下幅照片是八路军总部后门处的窑洞样式的石房屋。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老红军路照玲旧居。
【邢台】英谈村
    杨成武宿办室。
【邢台】英谈村
    继续在英谈村中游览。
【邢台】英谈村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谈村中有近百户人家,参军参战的村民竞达三四十人之多,其中有六名村民在战场光荣牺牲,成为革命烈士。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下幅照片中的小石楼楼体全部用小石砌成,它是村里的祖居,是全村最古老的建筑物,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除了房顶的石板是后来修建的,其余的都是原物。这座房子的左边的石头墙还不是直上直下的,还突出了一部分!
【邢台】英谈村
    在村中看到的山体。
【邢台】英谈村 
    山体上的突出部分,像不像人脸?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的西门。
【邢台】英谈村
    下幅照片是英谈村中唯一的一个广场。
【邢台】英谈村
    义和堂展览馆,需要另外掏钱,每人3元。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这里是当年冀南银行货币发行处。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义和堂的院落,门口是一块中华第一波浪石影壁,是用一块高有2米,宽有1.4米的天然奇石建成。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对联很有奇特。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石凳子。
【邢台】英谈村
    院落中堆放的天然石物件。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院落中的一棵梨树,树干的下方还长着一棵小槐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院落中的场景。
【邢台】英谈村
    展览室所在的屋。
【邢台】英谈村    展览室内的展品。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英谈村的南门。
【邢台】英谈村
    南门外修石板阶梯,路外有断崖,甚为险胜。 
【邢台】英谈村
    在英谈村下方的路上看到的英谈村的场景。
【邢台】英谈村
    在英谈村南面的山上看到英谈村的全貌。
【邢台】英谈村

【邢台】英谈村
    当晚,我们住在了英谈村,享受一晚农家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