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汤阴古贤桥
2017年6月11日周日,又不用去单位值班,于是和老婆、岳父母一道开车在安阳市汤阴县和内黄县的几个景点游览了一番,主要游览了汤阴县的古贤桥(省7)、四面佛造像碑(省5)、冉闵纪念园、大兴寺塔(国7)、五姓坟(内黄县保)、商中宗太戊陵(又名刘次范遗址,省2)、理固石塔(省2)和玄武帝庙(又名无梁殿,省4)等几个景点,全天共行驶230多公里,没有走高速。
当天早上7时,我们开车从安阳出发,首先来到了汤阴县古贤桥,到达时间是8:10左右。
我们如果不是在汤阴古贤镇上问了一下当地人:“古贤桥的位置在哪里?”的话,恐怕是走到古贤桥上都不知道该桥是古贤桥。下幅照片是在古贤桥上拍摄的照片,看不出一点古桥的痕迹吧。
古贤桥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古贤乡古贤村的北侧,横跨在汤河之上,可惜河里没有一点水!
据记载,古贤桥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为了近距离地观察古贤桥,我从古贤桥东侧下到汤河河道内欣赏古贤桥的雄姿。
古贤桥桥为三孔石拱桥,全长29.2米,宽8.2米,中孔跨度8.9米,矢高3.7米,两次孔跨度均为6米,矢高2.67米。桥墩宽2.4米,长8.15米。
古贤桥桥墩之上起券,外券有券脸石,中孔十五块,正中龙门石上下游方向均雕有龙头,下游龙头爪下抓宝珠,其余券脸石表面阳刻两道弧形装饰线,白灰粘缝并镶嵌有铁板。拱券之上有护拱石一道,厚15厘米,伸出外券石5厘米,与桥身平。两孔间用撞券石砌出桥身,护拱石之上即为桥面。内券用长条石横联砌券。两次孔外券用十一块券脸石砌筑,券拱上有护拱石一道,护拱石之上有蹬券三层,再上为桥面石。整个桥面略呈弧形。
在古贤桥的西侧拍摄到的古贤桥的场景。
古贤桥桥结构合理,桥身坚固,至今仍在使用。该桥抗压力强、负载能力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该桥在河床下面还有半个拱券与桥上的拱券构成一个全圆拱。
在古贤桥桥洞内看到的桥石。
我在古贤桥下欣赏了10分钟左右,便直接上岸开车前往第二个景点——汤阴县四面佛造像碑继续游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