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霞光彩虹71
霞光彩虹7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924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灵岩寺

(2017-06-01 19:36:10)
标签:

灵岩寺

济南

寺庙

旅游

国保

分类: 山东旅游
                 济南灵岩寺
    2017年5月30日早上6:30左右,我们吃过早饭后,直接开车来到了济南长清区的灵岩寺景区,到达时间7:15左右。由于景区是在8时开门营业,所以我们先在景区广场上游览了一番。以下是下来高速后通往景区的一个石牌坊,是后来修建的。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灵岩寺位于山东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建于东晋。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自东晋开始,佛图澄的高足僧朗在此建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灭法,佛事遂废,至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再兴。正光元年(520)法定禅师来此游方山,爱其泉石,重建寺院,逐渐兴旺。此后,唐、宋、元、明各代为寺院盛期。最盛时有僧侣500余人,殿宇50余座,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直至清乾隆十四年(1749),仍有殿宇36座,亭阁18座,无一不显现出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大灵岩寺石碑侧面的石刻字。
【济南】灵岩寺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八到灵岩寺”,留下了众多赞美灵岩寺的诗篇。以下的御碑崖上的八块石碑就是当年乾隆皇帝留下的诗篇,是当时人们刻上去的。乾隆皇帝来灵岩寺都八次了,我来一次就满足了!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灵岩寺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南】灵岩寺
    灵岩寺历史悠久,佛教底蕴丰厚。唐代李吉甫编纂的《十道图》中,把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江苏南京的栖霞寺和湖北江陵的玉泉寺誉为"域内四绝"。宋代济南府从事卞育赞道:"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明代学士王世贞则说:"灵岩是泰山背最幽胜处,游泰山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
"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灵岩寺
坐北面南,依山而建,沿山门内中轴线,依次为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五花殿、千佛殿、般若殿、御书阁等。现存殿宇多为明清形制,但保留了不少宋代构件。终于到8时了,我们进入到灵岩寺内进行参观游览。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钟楼和鼓楼。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灵岩寺内的古碑,其中还有乾隆的御碑。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大雄宝殿。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大雄宝殿前的石塔。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古树和下方的石刻题字,是明嘉靖年间的。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五花殿。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鲁班洞。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辟支塔为唐朝高僧慧崇组织修建,并于宋淳化五年(994年)重建,竣工于嘉祐二年(1057年),历时63年完工。
【济南】灵岩寺
    辟支塔中的“辟支”出于佛教,音译为“辟支迦罗”,简称“辟支佛”,辟支塔,意即辟支佛塔。
【济南】灵岩寺
    辟支塔为一座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塔高55.7米。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辟支塔塔身为青砖砌就,各层皆施腰檐,下三层为双檐,二至四层檐下置平座。塔檐与塔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得体。塔内一至四层设塔心柱,内辟券洞,砌有台阶,可拾级而上,自第五层以上砌为实体,登塔须沿塔壁外腰檐左转90度进入上层门洞。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辟支塔塔身上置铁质塔刹,由覆钵露盘、相轮、宝盖、圆光、仰月、宝珠组成,自宝盖下垂八根铁链,由第九层塔檐角上的八尊铁质金刚承接,在塔内延续到地下,起避雷作用。
【济南】灵岩寺
    辟支塔塔基为石筑八角,上有浮雕,镌刻有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门等故事。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辟支塔气势雄伟、造型美观、结构复杂、比例适当,呈典型的宋代风格,为灵岩寺标志性建筑。宋代文学家曾巩有诗赞曰“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 
【济南】灵岩寺 
    辟支塔旁的长势奇特的树。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辟支塔旁的古碑。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千佛殿因殿内供置众多佛像得名。千佛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一649年),宋嘉祐和明嘉靖、万历年间重修,现存木结构为明代建筑。
【济南】灵岩寺
    千佛殿依山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
【济南】灵岩寺
    千佛殿檐下置疏朗宏大的斗拱,木棱彩绘华丽,檐角长伸高耸,有展翅欲飞之势。前檐下立有八根石柱,柱础皆雕刻有龙、凤、花、叶、水波及莲瓣、宝装荷花等纹样,雕工精美,凸显唐宋之风。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千佛殿内正中塑有通体贴金的“三身佛”。中为“法身”,指佛先天具有的佛法体现于自身,名为毗卢遮那佛,由藤胎髹漆塑造,宋治平二年(1065年)从钱塘运至灵岩。东侧为“报身”,名卢舍那佛,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用2500公斤铜铸成。西为“应身”,名释迦牟尼佛,也为铜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铸造。佛像头顶有螺形肉髻,体态雍容,眉骨高凸,目光凝重。三尊佛像皆结跏跌坐,仪容端庄,衣纹流畅,服饰简洁,极具艺术感染力。 
【济南】灵岩寺
    千佛殿最受广大游客和专家们称道的是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像,其中有三十二尊塑于宋治平三年(1066年),八尊补塑于明万历年间(1573一1620年)。这些塑像皆坐于80公分高的砖砌束腰座上,罗汉像顶距座面高度在105至110公分之间。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古代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罗汉像时,打破传统的佛教造像模式,侧重于写实,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和现实生活情趣,以形写神,以神表情,以情现心,重在体现每尊罗汉的个性与特点,重在刻画出罗汉的内心世界,使之真实、生动,更接近于生活。观其形态,或端恭、或柱杖、或合掌、或趺坐,或口讲手指、或侧耳细听,无不准确生动。察其神情,有的勇猛、愠怒,有的和善、老成,有的据理力争,有的闭眸沉思,有的笑容可掬,有的俯首低吟,有的纵目远眺,无不细致入微。看其气质,有的清姿秀骨,有的寒伧潦倒,有的雍容华贵,无不形象传神,可谓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动。
【济南】灵岩寺
    这些罗汉像的人体与衣饰的关系处理也非常得当,线条的曲直、虚实与起伏,动作瞬间的衣褶变化,织物的质感,都表现的准确而生动,节奏感极强。一位医学界人士说,透过罗汉的袈裟,能看出古人对人体解剖学的准确把握。
【济南】灵岩寺
    1982年维修时还发现,这些彩塑罗汉还像人体一样有腹腔,腹腔内有用丝绸做的五脏六腑,此外还有五铢钱、开元通宝和宋代前三朝的铜币及宋代铜镜、墨书题记等文物。
【济南】灵岩寺
    1912年,清末学者梁启超来此游览,赞誉千佛殿泥塑罗汉像为“海内第一名塑”,并亲笔写下了碑碣。1987年,贺敬之来灵岩参观千佛殿后写下了“传神何妨真画神,神来之笔为写人。灵岩四十罗汉像,个个唤起可谈心”的诗句。艺术大师刘海粟来灵岩观后,挥笔写下“灵岩泥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赞语。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慧崇塔。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墓塔林是灵岩寺历代高僧的墓地。塔林中现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石质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81通。
【济南】灵岩寺
    墓塔一般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座呈方形、圆形、八角形,有浮雕装钸。
【济南】灵岩寺
    墓塔塔身较高大,上刻僧人法名年号。塔刹则有相轮、覆盆、仰月、宝珠、花卉、龙图等图案造型。墓塔旁通常有墓碑,记载着高僧的经历,它见证了灵岩寺的历史沿革,是研究佛教发展史的珍贵史料。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墓塔林中部为一南北甬道,其北端建有砖石结构、单层重檐式北魏祖师塔(法定墓塔),甬道两侧列峙全石结构群塔,依塔身形制分为方碑形塔、钟形塔、鼓形塔、穿堵婆塔(喇嘛塔)、经幢式塔、亭阁式塔六种。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墓塔林是一座积淀丰厚的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
【济南】灵岩寺    墓塔,造型各异,结构细腻,布局合理;雕刻,内容丰富,技法多样,精美绝伦。如塔座束腰,雕有各种艺术形象,有承重的力士,在重压下咀巴大张,面部扭曲,四肢与腰背曲弯,全身肌肉突起,给人以力的夸张和负重的艰辛;有的雕骑士身跨雄狮,手执曲棍击打马球的场景;有的雕嬉戏玩耍的幼狮,憨态可鞠;还有的雕衣带飘逸、长绸舞动的娱乐场景等,一幅幅浮雕,无一不显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御书阁。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汉柏树。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卓锡泉、白鹤泉、双鹤泉位于千佛殿东侧崖壁下,三泉相临,俗称“五步三泉”。泉水从石涧中冒出,泉水甘冽,终年不竭,注入一石池中,宛如明镜,“镜池春晓”即出于此。卓锡泉,亦名锡杖泉,世传为法定禅师用锡枚敲击山石,水随锡杖飞涌而出得名。白鹤泉,亦名双鹤泉,旧传法定禅师寻水时,经山中樵夫指点,于双鹤呜处见泉,故名。卓锡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地藏殿。
【济南】灵岩寺
    袈裟泉位于转轮藏遗址东侧崖壁下,名列金《名泉碑》。因泉旁立一形似袈裟的铸铁块而得名。泉源旺盛,泉水四季不断,为寺院主要饮用水。该泉处危崖峭立,袈裟伴泉,池鱼戏游,曲廊环绕,别有情趣。袈裟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游览完袈裟泉后,我们开始上山。以下都是在上山过程中拍摄的。
    甘露泉就位于寺院东北的山脚下,有“灵岩第一泉”之称。于悬崖壁立、杂木丛生处见一石窦,泉水以露珠般泄出,叮咚作响,清冽甘美,故名“甘露泉”。僧人常于此汲水煮茶为炊,入夜,也常于此说法论经,“清凉境界”为灵岩八景之一。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前往可公床。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崖壁上刻有乾隆皇帝的御笔,字写得就是漂亮,不服劲不行!
【济南】灵岩寺
    看来是明万历年间刻上去的。
【济南】灵岩寺
    一线天。
【济南】灵岩寺
    下幅照片是山顶上的红门,山洞内有一石佛像,具体建造年代不详。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站在红门处俯瞰到的灵岩寺的全景,你会看到,这里群山环抱、岩幽壁峭;柏檀叠秀、泉甘茶香;古迹荟萃、佛音袅绕。所以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留下了“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也”的赞美语句。
【济南】灵岩寺
    飞来石。
【济南】灵岩寺
    以下介绍一下这里的山泉吧,我是没有走到这几个山泉处。
    檀抱泉位于寺院西南数里处,因泉旁长有千年青檀树而得名。它南依大山,北临村落,檀因泉润,泉因檀名,泉水旺涌,终年不息,为灵岩村民生产、生活主要水源地。檀抱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飞泉位于灵岩寺崇兴桥南里许,因泉水从崖壁缝隙中泄出,故名。又因泉水沿壁滑下,石润水滴,又称此处崖壁为“滴水崖”。因每遇霞光照来,颗颗水珠流光溢彩,乾隆帝取其名为“雨花岩”,并写有“未见飞空天女散,落来岩际尽天花”的诗句。由于景色壮美,古时列为灵岩八景之一。 
    灵岩寺景区石中含窍,地下藏机,泉水飞瀑不胜枚举。除卓锡泉、袈裟泉、檀抱泉被列入济南七十二名泉外,双鹤泉、白鹤泉、甘露泉、饮虎泉、上方泉、飞泉、黄龙泉、朗公泉亦被载入济南名泉之列。
    大约11:15左右,我们游览结束来到了灵岩寺的停车场后,直接开车回到长清区找了一家饭店开始午餐,下午开始游览济南园博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