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许衡墓
2017年3月19日早上8:45左右,一位看管许衡墓景区的工作人员打开了许衡墓景区前的大门,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游览。
许衡墓在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在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衡墓的简介。
许衡的个人简介如下。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自幼勤读好学,之后为避战乱,常来往于河、洛之间,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与姚枢及窦默相讲习。元宪宗四年(1254年),许衡应忽必烈之召出任京兆提学,授国子祭酒。至元六年(1269年),奉命与徐世隆定朝仪、官制。至元八年(1271年),拜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成《授时历》,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病归怀庆休养。至元十八年(1281年),许衡去世,年七十三,赠荣禄大夫、司徒,谥号文正,后加赠正学垂宪佐运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魏国公。皇庆二年(1313年),从祭孔庙。著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
许衡墓位于李封村南3公里偏东的许氏墓群中。
许衡墓山门内侧的匾额。
许衡墓前的飨堂。
许衡墓飨堂前的重修碑。
仿制的古碑,前为乾隆御祭碑,后为欧阳元撰文的神道碑。可惜原碑在文革期间毁坏。

许衡墓的飨堂及飨堂内的许衡塑像。

飨堂一侧的屋内的墙壁上,绘有与许衡有关的历史故事绘画。

许衡墓坐北朝南,墓冢高9米,冢前有石碑,碑上刻有“元儒许文正公之墓”8个字。

许衡墓的前面,有分列在两旁的执笏翁仲两对。仔细观察执笏翁仲就知道,执笏翁仲均是由两半或者三半粘和在一起的,下半部分是老物件,上半部分是新近制作的,这些执笏翁仲都是文革期间砸毁的,挺可惜的!




许衡墓的前面神道碑两旁还有石羊,以及被砸毁的古碑和石羊头等老物件。

被砸毁的古碑上的字体还清晰可见。据说,在文革期间,许衡墓被破坏严重,只剩下墓室还埋在地下,地上的建筑全部毁坏殆尽。

大约9:05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30多公里来到了武陟县妙乐寺塔继续游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