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2017年3月11日下午,我们游览完浚县城隍庙后,直接步行几百米来到了浚县浮丘山继续游玩,我们到达浮丘山景区山门前的广场的时间是13:45左右。
浮丘山山门前是广场,广场的南端有戏楼,坐南朝北,建于清光绪年间,与山门遥遥相对。
浮丘山上有国保级文物唐代开凿的千佛洞,内有浮雕造像千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为石雕艺术珍品,本篇博文中不做介绍;还有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陇西尹公石塔,本篇博文中也不做介绍;还有明代建起的碧霞宫,该建筑大气恢弘,为明代建筑艺术佳作,目前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碧霞宫中供奉泰山神碧霞元君而扬名四方。自明嘉靖年间以来,以朝拜碧霞元君而形成的每年的正月古庙会声势浩如汪洋,一日可达数十万人有余,位居我国华北四大古庙会之冠。
下幅照片是浮丘山上碧霞宫的山门,该山门两侧的石柱子在碧霞宫内随处可见。
浮丘山不仅文物古迹荟萃,而且地理形势优胜。它所焕发的魅力,吸引着远近游人,四时不绝于道。1963年郭沫若同志对浮丘山文物古迹的价值作了充分的肯定,并亲笔致函,提出保护意见。
走过山门,便是前院,两侧有钟、鼓二楼。院中有长方形莲池。莲池架石券拱桥一座,一条甬道直达二门。
走过二门就来到中院,该院落宏宽,古柏苍翠,碑碣林立。两廊各7间,中5间为阎君殿,原有十殿阎王,及"阴司报应"等塑像,相貌威严。东廊南梢间为三曹宫。北梢间是罗祖,西廊南梢间包公庙,北梢间财神,紧接两廊,又各建有三间陪殿,东为子孙殿,西为眼光殿。
大殿是碧霞宫的主体建筑,由卷棚歇山顶拜殿和悬山顶加回廊式后殿组成,均用琉璃瓦覆顶,四周回廊。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殿内有三尊神像,中为碧霞元君,左为佩霞元君,右为紫霞元君,俗称"三仙奶奶",均为神话中西王母之高徒。拜殿的明间和两次间各开四扇通楣条棂格扇门,两梢间上木雕透棂窗,花卉鸟兽,图案精致。左窗嵌有"光映西池"字样。檐下垂拢,玲珑剔透,上绘"二十四孝图"及"子路问津"、"河马负图"、"女娟补天"等画。殿内雕梁画栋,绘有"进姐己"、"访姜尚"以及取材于古诗、生活、器物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图案画共有30余种,真是琳琅满目。殿正脊当中装有一个"铜宝瓶",年久不锈,金光闪烁,人称"风磨铜宝葫芦"。后殿内有三座砖雕莲台,台上各有木雕神橱一座,木橱透雕龙、凤、花卉,极其精致,橱内各塑有一尊女神,中间一尊神像号为碧霞元君,她是碧霞宫的主宰。三尊各有风格,中间表情"宽厚"、左侧神采"仁慈"、右侧目光"爽直"。金冠黄袍,端坐执圭。
由于内部有人看管,所以我没有在内部拍照。
碧霞宫的最后一处院落为寝宫楼,位于浮丘山南端的最高峰,坐北向南,是一处规模宏大的道教宫观。该建筑宏伟,保护良好,为国7。
下幅照片是寝宫楼院落中的省级文保——陇西尹公石塔。
寝宫楼对面的建筑。
寝宫楼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面阔五间,三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楼。楼分两层,上、下均有走廊可绕一圈。登楼远眺,心旷神怡。
寝宫楼楼上一暖阁内有木质碧霞元君睡像一座,人称"睡奶奶"。三面墙壁上都是精美的绘画。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