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5日下午,我们游览完鹤壁七里沟景区内的玄天洞石塔后,直接开车来到了鹤壁市天主教堂,到达时间是17:20左右。

鹤壁市天主教堂又名若瑟堂,位于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乡兴鹤大街中段东部约500米处。我们来到此处时,远远看到一个建筑的顶上有一个十字架,就知道该建筑是教堂,但是当我们来到跟前时,发现该教堂并不是我们要找的若瑟堂。于是我就将手机上的照片(事前从网上查到的若瑟堂的照片存在手机上的)让教堂门口的几个人看看,并问他们:“若瑟堂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他们告诉我们,这个教堂就是,并说照片中的教堂在这个教堂院内。
下幅照片就是若瑟堂教堂外面的建筑。
由于该教堂的东侧的门是关闭的,所以教堂门口的人们告诉我们说,可以从教堂下方的医疗门诊进入到教堂内的院子内,于是我们就进入到了教堂内部。

若瑟堂座北朝南,高约15米,面阔6.5米,进深24.5米,台基高0.32米。墙体以砖、石混砌,台基上1.42米处为青石垒砌。此教堂开正门1口。正门上方题记“若瑟堂”三个大字,上方立像为若瑟抱子,右侧立像为伯多禄,左侧立像为保禄宗徒。东山墙开窗3口;西山墙开门2口,窗5口。
若瑟堂西山墙一侧门门楣石之表题记“怙恃情深”,二侧门门楣石之表题记“职操大权”。门洞及窗洞均以预制砖券合成拱顶。
若瑟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斯德望、兰东主教携梅、兰、林等神父主持祝圣,时为农历四月十三。
1945年,鹤壁集第一次被共府后,教会房产由汤阴县政府等单位强占,外籍神父均回安阳教堂,教务活动停止。1986年,部分房产归还教会,教务活动恢复正常。
1945至1947年间,邓小平、卓林夫妇、李先念等共党领导人曾在神父楼(建于光绪二十六年,位于若瑟堂北15米处)留宿。1948年,刘邓大军南下,刘伯承及警卫人员在教堂留宿。
下幅照片是教堂北侧的房屋。

1957年3月鹤壁建市,市委、市政府办公地点设在神父楼:一楼为市政府办公场所,二楼为市委办公场所。
若瑟堂是鹤壁市现存为数极少、保存现状较好的清代哥特式建筑,对研究鹤壁历史发展和教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若瑟堂的开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