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临清舍利宝塔
2017年2月25和26日是双休日,单位没有事,我可以休息两天,正好可以出外旅游一圈,再加之孩子所在的大连海事大学还没有开学,于是就计划着和孩子一起去山东临清、河北邢台临西、邱县、馆陶和大名等地游览2天,放松一下自己工作中的紧张心情。
计划定好后,我们一家三口和好友两口共5口人就开始了我们的自驾游行程。安阳到山东临清的距离是220多公里,我们早上6:10左右从安阳出发,沿着国道G107向北行驶,在安阳县柏庄镇吃过早饭后,继续北行,在河北磁县上高速,沿着京港澳高速、邯郸东外环、青兰高速、二广高速和邢临高速,就来到了山东临清市的舍利宝塔,我们到达的时间是9:20左右,比我们计划的9时整到达的时间略晚20分钟。
下幅照片是在运河大堤上看到的临清舍利宝塔的雄姿,由于是早春时节,花草树木都还没有“睡醒”,到处是黄土和黄树木,只有麦苗还发点绿色,舍利宝塔在没有绿树绿草的陪衬下略显得有点凄凉和孤单。

舍利宝塔位于山东省临清市城北2.5公里卫运河东岸,雄浑高峻,巍峨壮观。

临清舍利宝塔是在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来到舍利宝塔前的广场上,车还没有挺好,就听见景区的高音喇叭上介绍舍利宝塔的情况,说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的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看来该塔的名气还是比较大的塔!

据网上介绍,临清舍利宝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塔高61米,为九级八面楼阁式建筑,整个塔通体近乎垂直,为仿木砖制结构。

舍利宝塔的塔刹呈将军盔形,在山东和国内都是极为少见的。

舍利宝塔的塔身。

舍利宝塔的各层塔檐均为陶质仿木斗拱,转角斗拱下垂陶质莲花垂朴,斗拱下部镶嵌着陶质“阿弥陀佛”四字。



舍利宝塔塔檐角上的人物雕塑。

舍利宝塔塔身上得假门洞内,均有人物雕像。

舍利宝塔前的香炉。

舍利宝塔前的原来的省保碑和重修碑,都是最近几年立上的。

舍利宝塔门楣上镌刻“舍利宝塔”四字。


进入塔室,首先看到一层塔内正中央三面位置都是佛像。

舍利宝塔各层都开辟有转角形石质梯道,可迂回逐层攀登至顶层。由于一楼的楼梯走道较窄,平常“油水”较多的人攀登此塔有些困难,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人攀登此塔时,除了人身体碰着塔壁外,每个登塔的人均会用手扶着塔壁,常年累月后,一楼的塔壁两侧的石墙被磨得的锃亮锃亮的。

舍利宝塔的每层平面皆为正八边形,均开辟有八门,四明四暗。第一层至第五层和第七、八层塔心室为正方形。六层和九层则为八角形,五层塔心室皆辟有门洞券,通向塔外。



舍利宝塔各层塔心室内皆有刻石,画像镶嵌壁上。

在舍利宝塔的第七层内,塔心室又转变为塔壁四合,上部由穹窿顶改为斗拱出跳承托的平顶,东、西、南、北列布砖雕字样分别为“阿众佛”、“弥陀佛”、“宝生佛”、“成就佛”,寓意着七级浮屠、四面生佛之意。


舍利宝塔的各层为穹隆顶,顶上拖龙骨架,地面上托全丝楠木楼板,平面铺青砖。宝塔中心部位原有金丝楠木通天柱,上通塔刹,下落地宫,以承托每层平面负荷的作用,这种建筑作法是属宋代的风格。原来的金丝楠木通天柱均已毁坏,目前只有8层和9层恢复了金丝楠木通天柱,以供游客欣赏。

九层的金丝楠木通天柱。


登上舍利宝塔,可远眺观赏周围的风光;在各层上观赏到的景物层层相错,各不相同,形成了“灵收八表”的空间变幻效果。
下幅照片是在舍利宝塔上的9层上俯瞰到的景区广场上的场景。

下幅照片是在舍利宝塔上的9层上俯瞰到的运河的场景。
临清舍利宝塔并不是为“舍利”而建造的,而是缘于风水。塔内的石刻题记《迁移观世音菩萨塔疏》、《修建观世音菩萨塔疏》等文字记载,对该塔的修建缘由和经过都留下了翔实的已述。

明万历年间,临清文人缙绅聚议,认为临清风水不利,并告当时钦差临清的提刊按察使钟万禄,最后决定,将观音大士像移至砖城北水关下,即土城坎(北)方,并建造一座宝塔,此处正是临清汶、卫两河汇流北去的“天关”,可“扼塞两河水口,弘开万天关”。事情定下来以后,便推举在家赋闲的工部尚书柳佐主管其事,并正式定名为“舍利宝塔”,从万历四十年(1612年)开始策划,至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第五层建成。第六层于次年山临清布商王道济独资捐建,又历时三年,九层宝塔终于全部建成。

临清作为古代大运河边的一个重要的码头,曾经繁华一时,从晚清时期的绘画上就可见一斑。

大约10:05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直接开车4公里左右的路程来到了临清市清真寺继续游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