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霞光彩虹71
霞光彩虹7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924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2016-10-22 16:04:29)
标签:

临汾

襄汾

旅游

丁村民俗博物馆

古民居

分类: 山西、陕西旅游

                       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2016年10月5日中午,我们游览完临汾襄汾东岳庙后,直接开车10几公里来到了丁村民俗博物馆。

    下幅照片是国道G108旁的通往丁村的路口处的牌坊。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民俗博物馆位于襄汾县城关镇丁村,成立于1985年11月,是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反映汉民族民俗风情的专业性博物馆。
    通往丁村的牌坊建造非常精美,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以下这些照片均是该牌坊上的精美木刻。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所在的位置,东依塔山,西傍汾水,地势东高西低,气候温和,水土丰盈,自古就是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石器时代的“丁村人”及其文化遗址就分布在它的周围。优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文明积淀,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为在这里保存和传承汾河流域的典型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的确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中的戏台,戏台对面的路旁就是丁村民俗博物馆的售票处。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办理好景区入园手续后,我们首先来到了售票处北侧的丁村文化陈列馆,也是由一座古宅组成。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民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进入到陈列馆后,院子的中心是一个古代丁村人的塑像。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陈列馆内展示的《丁村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的展览。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古人类的头像模拟像。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人在打制石器的绘画。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民俗博物馆有明清两代的民宅26处,全部建筑均保存完好。较早者为明万历二十一年至四十年,较晚者为清代康熙咸丰年间。如果加上保存不太完好的民宅,数量要远远超过上述的数量了!

    下幅照片是紧挨丁村文化陈列馆的国宝民宅。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该国宝民宅为丁村古民宅的第一号院。【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该院的简介。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第一号民宅的门口旁的石物件。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第一号民宅的建筑上的精美的木雕。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第一号民宅的旁边是国宝民宅第24号院。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中的古民宅随处可见,每座古民宅都是院小房高,端庄大方,装饰华丽,雕刻精美。房屋建筑上的雕刻内容有历史人物、花卉、走兽、古典戏曲等。每座民居,既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又是一件珍贵的文物。1985年,国家为了保护好这批国宝级的古代民居建筑,收回了院落十九座,修缮了九座院落,二座庙宇,征集了近万件文物,创办了中国第一座汉民族民俗博物馆。

    下幅照片是漫步在丁村的村中街道上所拍摄的,前方的高层楼房就是丁村民俗博物馆的正门;靠近我们这一侧的丁字街口上的建筑是观音堂。观音堂前原来是丁字广场,东、西、北三条路口原来各有石牌坊一座,东坊为“慈航普渡”,西坊是“汾水带萦”,北坊为“古今晋杰”,只可惜上述的3个牌坊已经毁坏。

    人们站在丁字街口,高低错落的蓝瓦灰墙,比比相连的铁门深宅,使人赞叹不已!【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观音堂南面是一个水塘,水塘的南面是一幢两层的古民宅楼,目前水塘内已经没有水了,但是景色依然不错!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至今比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至清咸丰年间所建的各式院落26处,33座明清时代的民房庭院,反映出明、清时代北方农村的村庄格局,分北、中、南三个建筑群。多数院落坐北朝南,明代的院门多在东南角。院落大都建有正堂、过厅、门楼、厢房,均为砖石木质结构。建筑构件上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古典戏曲、历史故事等木雕、砖石雕图案,是我国明、清民居建筑中的佳作。

    下幅照片是丁村民俗博物馆的大门。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走进丁村民俗博物馆后,走到的墙壁上挂着一些过去的老的地契、官契和发货单等照片。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民俗博物馆藏品七千余件,皆为反映晋南地区汉民族的岁时节令、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婚丧嫁娶、民间工艺、宗教信仰等文物。除民间书画、民间剪纸、民间木版年画、民间刺绣品、民间麦塑基本陈列外,还设有专题民间书画展览,展出当地名人书画作品。

    丁村民俗博物馆的参观线路示意图,你要来到此地一定要按照路线图行走,要不在这些院落中行走有点像在走迷宫。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矗立在第一座院门前的牌坊是“宣德郎”牌坊。它是宅庄丁溪连捐买了官位后,为夸耀先祖被乾隆帝追封为“宣德郎”而立,是其“耀祖光宗”心态的反映。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溪连先祖被乾隆帝追封为“宣德郎”的圣旨。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民俗博物馆利用其中部分庭院陈列着近万件文物,并把晋南一带清末民初的部分民俗事象绘制成画或制成模型予以展示。

    走进古民宅,随处可见通道上的匾额和题字。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该院落的展展室内展出了晋南民间历代相承的岁时习俗。【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展示的过去的民间祝寿图。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祭祀图。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下幅照片中的大门楹柱上悬挂着朱红金字对联,上联是“芝草无根醴泉无源人贵自立”,下联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读蠹民生在勤”,表现了主人的持家方略和精神境界。
    另外大门楹柱上、房檐下方是精美的木雕,值得一看!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下幅照片中的木雕内容是“麒麟舞凤”。大家有点诧异了吧,明明是“龙凤呈祥”,怎么成了“麒麟舞凤”了?因为龙只能是太子和皇帝,只能从皇宫内产生的;而凤,也就是皇后或者皇妃等人物,都是从民间产生的,所以,在民间出现的这样的木雕、绘画等,都应该是“麒麟舞凤”。【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房屋前的木头支柱的底座,雕刻的非常精美!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下幅照片是另一个院落的场景,前方的正屋是典型的晋西南的房屋建筑。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该院落内展室内主要陈列清末民初以来民间迎婚嫁娶的礼仪风习以及“十二属象相克相合图”、晋南一带的其他礼仪习俗、祝贺、侍奉父母等。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有钱人家的私塾。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看来这个孩有点厌学的状态,挺可爱!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内的匾额,是有一定的讲头的,没有仔细看,所以只能展示在此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老人祝寿的场景。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内还展示有陈列着晋南城乡广为流传的刺绣、剪纸、木板画等民间工艺品以及歌舞、小戏、皮影戏、木偶戏的实物和资料。此外,还有民间书画、民间镜子、民用瓷器和生产用具等展览室。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泥塑的古代街景图。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中的房子大多为高大宽敞的四合院,均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南房组成,中间有一天井。布局与北京的四合院相同,但比北京的四合院高大,建筑也更讲究。房子的台阶、柱础、大梁、窗棂也有各种彩绘和雕塑。每座民居既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又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下幅照片又是一个院落的场景。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内的村民纺花的场景。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民代的喂马槽。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在观音堂的北面是一口明代的水井。
【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大约15:1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由于我们一行4人中,除了我以外的其他3人均想早日回家,所以我们游览完丁村民俗博物馆后,直接开车160公里左右来到了济源市邵原镇,并当晚住在了济源邵原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