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源】王屋山

(2016-09-18 07:25:34)
标签:

济源

王屋山

天下第一洞天

旅游

杂谈

分类: 河南旅游

                                济源王屋山

    对于《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我们都不陌生,初中时都学过。当时学习这篇文章时,让我们记住了王屋山这座名山。

【济源】王屋山

    2016年9月10日,我们终于抽出时间来到了位于济源的王屋山。我们是早上5时从安阳出发的,到达王屋山的时间是9:10左右。

    下幅照片是前往王屋山景区过程中,在高速上王屋山隧道东面的一个洋镐的雕塑。

【济源】王屋山
    下幅照片是王屋山景区的标志符号。好像王屋山和黛眉山在一起,但是我们当天只游览了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下幅照片是王屋山——黛眉山的导游图。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中国十大大古代名山,主峰海拔1715.7米,相传为轩辕黄帝祈天之所,名曰“天坛”。王屋山于2006年申请为世界地质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珍稀动物繁多,特别是太行猕猴特别多,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以下2幅照片是王屋山的山门。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进入王屋山景区大门后,首先来到了愚公移山雕塑旁和中华愚公村。

    下幅照片是愚公移山的雕塑。群雕看起来威武刚毅,栩栩如生,形象地表现了老愚公吕三太率儿孙共同挖山的场景,愚公那种坚忍不拔、战胜困难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愚公群雕有四部分组成:台阶、平台、碑廊、雕塑。一级平台上的碑廊长28米,高4米,碑廊中间镌刻着——“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和战国时列子所著的《愚公移山》全文。二级平台上的愚公雕像高10.5米,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下面是由长58米,宽3米,高16米的过錾青石砌成,上面是由防花岗岩水泥构件组合而成。【济源】王屋山
    在愚公移山群雕对面就是中华愚公村。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中华愚公村内的绿化带内的人物雕塑。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愚公井。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王屋琴书。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游览完愚公移山群雕和中华愚公村后,我们直接开车继续前行,大约9:40左右,我们来到了王屋山山脚下的停车场。
    下幅照片是王屋山山脚下的停车场,远处最高的山峰就是王屋山的主峰天坛峰。
【济源】王屋山
    拉近镜头后,看到的王屋山的主峰——天坛峰的场景。
【济源】王屋山
    王屋山主峰之巅有石坛,据说为轩辕黄帝祭天之所,“黄帝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自此天坛之始也”,故又称天坛山。一谓“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曰王屋也”。一谓“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
【济源】王屋山
    爬山的山路就是下幅照片中的天坛神路,远处的庙宇是看山庙。。
【济源】王屋山
    看山庙。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看山庙内的看山神。
【济源】王屋山
    我们沿着天坛神路前行,路旁的小石碑上显示到达天坛顶的路程是3700米。
【济源】王屋山
    刚刚爬山走了几百米的距离,老远就看到了一块牌子上写的“中点”,心想这王屋山也太低了吧!没有走多远,就走了一半的路程了。走进一看,这里不是整个王屋山的中点,而是“愚公移山精神干部学校搬石移山体验教学”的中点,差点乌龙了!
【济源】王屋山
    爬山途中,只要能看到主峰的地方,总要远望一下主峰的位置,一是为了看看主峰的雄姿,更重要的是为了看看下边的路途还有多远?
【济源】王屋山
    王屋山主峰清晰可见,拍张照留念。远处就是王屋山的主峰——天坛峰。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继续沿着山路前行,路旁的山体上写着“天坛峰2000米”的字样,看来已经走了1000多米了,即将走了一半的路途。
【济源】王屋山
    这里的景色就是挺美的!蓝天、白云、青山,就是没有绿水,要是有水,景色将更加没的说!
【济源】王屋山
    继续前行,就来到了女娲补天石处。
【济源】王屋山
    女娲补天石就是一块巨石,该巨石是由各类碎石凝结而成的。
【济源】王屋山
    站在女娲补天石上,背对山底所拍摄的照片。
【济源】王屋山
    山体上的刻字,应该是近期人们刻上去的。
【济源】王屋山
    继续前行就来到了王屋山运动处。王屋山该处的山体上露出齐全的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这些地层层序完好地展示了自嵩阳运动以来的八次造陆、造山运动遗迹,详细地记录了自25亿年以来,华北地区地壳的海陆变迁过程,俨然成了一部记录于石头上的、天然的“地质史书”。
【济源】王屋山
  

    下幅照片是仙人洞旁的东极宫。
【济源】王屋山
    王屋山天坛峰的简介。
【济源】王屋山
    东极宫东面是一个亭子,亭子内有一口大钟。
【济源】王屋山
    站在亭子上,向东看到的绿山。
【济源】王屋山

    站在亭子内,背对王屋山主峰上建筑——天坛宫所拍摄的照片。
【济源】王屋山
    王屋山主峰上的一些建筑正在维修,下幅照片是在东极宫旁边的广场上的天坛峰的效果图,天坛峰上的高大建筑是天坛阁,主峰上的建筑建好后应该和效果图上差不多。
【济源】王屋山
    我们向西前往天坛宫方向前行,半山腰有一个殿宇——十大名医殿。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十大名医殿内墙壁上的绘画。
【济源】王屋山
    在十大名医殿的北侧是无生老母殿。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在无生老母殿的旁边看到的天坛阁的场景。
【济源】王屋山
    天坛阁上的“天下第一洞天”的匾额。
【济源】王屋山
    王屋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72.47平方公里,分7个景区,125个景点。主峰天坛山海拔1715米,是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世称“太行之脊”,“擎天地柱”。

【济源】王屋山
    天坛阁总投入400余万元,总面积1千余平方,总高度30余米,上下共六层,地下两层,地上四层,仿秦汉混凝土砖石结构。天坛阁南墙距南天门口19.99米,在这里有两种含义,一是建于1999年,道教讲奇数;另一意思是表示天长地久之意。
【济源】王屋山
    天坛阁前面的山门,由于旁边正在施工,无法拍摄到全景。
【济源】王屋山
    山门的中间的走道,内部有两只风化严重的石狮子。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山门上的砖雕,非常精美!
【济源】王屋山
    站在山门内拍摄到的天坛阁的全景。
【济源】王屋山
    天坛阁上的三块匾额。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天坛阁的第一层是轩辕殿,内部供奉的是华夏始祖人类的祖先、中国第一位皇帝,轩辕黄帝。他以土地称王,土是黄色,故称黄帝,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能道教神人,生于河南新郑,死后葬于上郡桥山,也就是现在的陕西黄帝陵。五千年前,黄帝在此设坛祭天,请求王母破蚩尤之策,蚩尤兴云形雾,飞沙走石,黄帝屡战不胜,然后来到此山,清斋三日,设坛祭天,求取破蚩尤之策,他的行为感动西王母。西王母派九天玄女下凡,赠送黄帝阴符策灵符,九鼎真经神丹。黄帝以阴符灵符,发明指南针、车弓箭,辨别方向,采用战车合围蚩尤,在河北逐陆一带打败蚩尤,一举平定了中原,统一了华夏,所以这里被称为华夏第一祭坛和华夏一统圣地。后黄帝在此山采铜荆山铸鼎,鼎成黄龙下凡,黄帝乘龙飞天,成为五天帝之一居中央之位,以主四方。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济源】王屋山

    天坛阁的第二层是三清殿,内部供奉着是三世佛道教殿堂供奉的是“三清老君”。【济源】王屋山
    天坛阁的第三层是王母殿,该殿宇内供奉的是王母娘娘,道教女仙中最高的尊神。西王母的信仰在中国古代具有久远的历史,影响很大,为什么称为称为西王母。因在西昆仑山上修依五行讲西方为金又称金母。关于西王母的传说很多,有说西王母执掌不死之药,后被常娥偷食奔月成仙等等传说很多。道教创立后,将西王母纳入其神位,成为至高无上的女神,主宰天界人间,三界十方等仙得道的女子,都属她管,进入天庭必先见西王母然后才能进入三清境,拜见原始天尊。
【济源】王屋山
    天坛阁的第四层,也就是最高层是玉皇殿,该殿宇内供奉着玉皇大帝。当地称玉皇大帝为老天爷,总管着三界十方,为十方万灵的主宰。道教的最高神两边,东边为南极大帝,西边为北极大帝,南极注生,北极注死,生死大权就掌握在二位神仙手中,次下位东太白金星,西边托塔李天王。

    由于该层有人一直在此,所以我没有拍照。

    下幅照片是站在天坛阁四层的外部走廊中拍摄到的天坛阁所在的院落,下面的门就是山门。
【济源】王屋山
    站在天坛阁四层的外部走廊上,拍摄到的王屋山的美景。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站在天坛阁四层的外部走廊上,拍摄到的盘山公路的场景。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济源】王屋山
    在王屋山山顶上游览了一会,我们便开始下山,在天坛阁下方的一个极其简陋的小饭店内进行了午餐,说句实话,饿得时候吃什么都香!

    大约15:15左右,我们游览结束来到了王屋山景区的大门处,直接开车来到了阳台宫继续游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