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华清宫

(2016-08-05 19:54:17)
标签:

西安

华清宫

国宝

骊山

西安事变捉蒋处

分类: 山西、陕西旅游

                          西安华清宫

    2016年7月10日早上,我们在陕西渭南吃过早饭后,直接开车40公里左右来到了西安临潼区开始游玩。由于我们一行人中有些人(包括我们一家3口和岳父母)去过兵马俑,所以在临潼,我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去游览兵马俑,另一部分去游览华清宫,我们商定好游览结束后统一在华清宫集合。

    下幅照片是华清宫景区的山门。

【西安】华清宫

    华清宫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景区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华清池和骊山。下幅照片是国家文保碑。
【西安】华清宫

    我们来到景区路边的个人停车场旁,有一50多岁的导游告诉我们:“她是下岗再创业的导游,是在景区备过案的。她可以带领我们直接开车先上到骊山山顶游览,并当我们的导游,在山顶停车费不用再掏。游览完山顶可以开车下山后再停车,再去游览华清宫,这样可以省去在华清宫内坐缆车(或者爬山)上到骊山山顶的时间和费用,同时直接开车到山顶游览也省时、方便,挺划算。”于是我们跟她谈好导游费后,听从了她的建议,先去游览了骊山山顶。

     下幅照片是骊山山顶的景区入口处,就是牡丹门,牡丹门后面的石桥是牡丹桥,我们到达该地的时间是9:10。

【西安】华清宫
    在唐朝的时候有着一种社会风气在花卉之中特别地崇尚牡丹。不仅是皇宫的御花园和大官显宦的府第里栽植着牡丹,就连一般的文人学士的住宅、和尚道士的寺院、道观内也都栽满了牡丹。因为唐朝人审美观是以富态丰满为标准的,而牡丹的形象是端庄艳丽、雍容华贵,正好符合当时唐朝人审美的标准,因此他们便推尊牡丹为“花王”、“国色”,牡丹飘出的花香味就是“天香”,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将牡丹说成“国色天香”的原因。

    下幅照片是穿过牡丹门后,看到的牡丹桥。据导游讲,原来的牡丹桥是一座木桥,最初建于唐朝,由于年久失修,早已损坏,目前的牡丹桥是景区新修的石桥。 【西安】华清宫
    因杨贵妃特别喜欢牡丹,所以在牡丹桥建成之后便以“牡丹”命名该桥。

【西安】华清宫

    开车越过牡丹桥,沿着山路前行不多远就来到了骊山明圣宫。下幅照片是明圣宫前方的石牌坊。

【西安】华清宫
     骊山海拔1302米,其中骊山上的“骊山晚照”是“关中八景”之一。据说,每当雨过天睛,云开雾散,骊山就像一匹青色的骏马,青翠欲滴,清晰可见,在夕阳下披上一层迷人的金色,更显得琉光溢彩,妩媚动人。有诗赞美骊山这一美景:“日暮夕阳红似火,疑似烽火自西来”。

    下幅照片是明圣宫前的一块石头上刻的“骊山晚照”四个字,是当年慈禧太后被八国联军赶出北京时在西安题写的。看来慈禧太后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字体写得不错。

【西安】华清宫

     明圣宫位于骊山西绣岭,宫内主奉谢映登仙祖。相传明圣宫是大唐开国元勋、瓦岗英雄谢映登隐居修行、得道成仙之地。谢仙祖,名谢科,字映登,是东晋大将军谢玄第十代玄孙,祖籍阳下(今河南太康县),生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归真于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谢映登为大唐帝业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于唐武德八年到终南山出家修道,仪凤元年遇骊山老母点化而得道成仙。

    以下2幅照片是明圣宫的山门。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下幅照片是站在明圣宫山门前俯看前方的场景。

【西安】华清宫
     明圣宫前的石头上刻有“骊山问道”四个字。

【西安】华清宫

     明圣宫前的牌坊上写有“尊道贵德”四个字。
【西安】华清宫
    进入山门后,首先看到一侧的墙根放置有一根大圆木,应该是原来明圣宫的建筑用木之一。

【西安】华清宫
     明圣宫建筑规模宏大,殿宇辉煌,气势恢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青砖墁地,古朴而又典雅,是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道观之一,也是众多修真志士悟道参玄的一处绝佳圣境。明圣宫重建以来,海内外前来朝谒之信士络绎不绝,此地真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穿过山门,就是以下的一堵墙面,上面刻有一些字体,内容没有看。后面的殿宇就是灵官殿。

【西安】华清宫
     灵官殿的简介。

【西安】华清宫
     灵官殿前方两侧是以下的钟楼和鼓楼。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明圣宫占地60余亩,共有殿堂房屋300余间,营建总面积约为五千平方米,宫观设计全部遵循道教规格,梁栋壁窗均采用仿古工雕,无一钉一铁的焊接,殿瓦采用与故宫同质的福建晋江金黄色琉璃瓦,全部栋梁门窗等使用吉林长白山红松、白松(每根殿柱高42尺,直径29寸,现已禁伐)。全部栏杆采用北京房山汉白玉,全部挡墙及梯道采用陕西省产的花岗岩,殿内铺地采用故宫同品质的金刚古砖,这些建材,可谓是国内外一流品质。殿內神龛采用当今世界顶级红木——南非进口红木雕琢,神像则采用江西小叶香樟木独木雕成,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工艺精美绝伦,堪称华夏一绝,令人叹为观止!由于殿宇内禁止拍照,我严格遵守了,所以没有照片上传,遗憾!

     灵官殿的里面是第二个院落,该院落中背靠灵官殿是下幅照片中的场景。【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第二个院落中的正殿是仙祖殿。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仙祖殿的简介。

【西安】华清宫
     明圣宫墙体上的“仁义礼智信”和“福禄寿喜”,看来游客还是比较喜欢第一个字“仁”和“福”的,因为就属第一个字体亮洁,表明这两个字被人摸过的次数较多。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骊山明圣宫的介绍。
【西安】华清宫

    财神殿的介绍。
【西安】华清宫

    财神灯的简介。

【西安】华清宫
    继续前行就来到了第三个院落,该院落的正殿是三清殿。 

【西安】华清宫

    院落的周边的墙壁上有一些石刻。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明圣宫作为骊山上最大的旅游景点之一,被人赋诗赞美,曰:“自古终南多福地,琅苑琳宫鳞比次;人间净土今何在,骊山圣宫见真缔。”

    游览完明圣宫后,我们直接向骊山观景台走去,在去的路上我们来到了朝元阁遗址。

【西安】华清宫     朝元阁遗址旁就是著名的“连理树”。从导游介绍和旁边的碑文上介绍得知,“连理树”是唐玄宗和杨玉环亲手所栽。“连理树”中的这两棵大树并肩携手一样的高度,一般体积的粗壮树身,枝干相互交错,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样的两棵树。东边的是一棵中国槐,西边的是一棵皂荚树,这两棵树中一棵结果,一棵不结果,人们由此将这两棵树分为一阴一阳,加之这两棵树是唐玄宗和杨玉环亲手所栽,因此后人将这两棵树“连理树”比作是爱情的象征,“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这一传世文学典故的正宗发源地大盖就是从这里诞生的!只要是两口或者情人来到此处,一定会一只手手拉手,另一只手组成一个“心”的形状,留影拍照,留下一张美好的回忆!我也是这样做的,就不在这里秀恩爱了。【西安】华清宫

    继续前行,就来到了骊山半山腰的观景台。下幅照片是在观景台上俯瞰华清池的全景图。游览到此时间已是10:15左右,我们没有在山上游览其它景点,而是直接下山开始游览华清池景区。
【西安】华清宫

     直接开车下山,将车停在了景区旁边的个人停车场上,来到华清池门口的时间是11:05左右。下图是华清池门口广场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跳舞的雕塑,设计的挺有一定的艺术造型。

【西安】华清宫
       下幅照片华清池门口前的广场上“杨贵妃洗澡”的雕塑,看来华清宫的主要看点还是“杨贵妃洗澡”。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我们首先向着西面前行,在路上看到路旁的美女雕塑,一看就是唐代的形象,体态丰满。
【西安】华清宫

    前行不多远就来到了一个水池——芙蓉园,池旁有一块石头上刻有宋任穷写的“华清胜地”四个字。
【西安】华清宫

    “华清胜地”的对面就是珍宝馆。
【西安】华清宫

    珍宝馆内的展品不是太多,倒是介绍“西安事变”的内容较多,有看头。以下的一些照片均是珍宝馆二楼展厅内展示的“西安事变”的内容。

【西安】华清宫
    蒋介石的手谕。
【西安】华清宫

    蒋介石来西安的目的实际上就是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围剿”红军。

【西安】华清宫

    1895——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形势图。
【西安】华清宫

    “9.18”事变以来,全国抗日呼声强烈,纷纷要求国民政府立即出兵对日作战。
【西安】华清宫

     西安事变前夕,红军已经到达陕北。
【西安】华清宫

    西安事变发生的简要背景。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参加西安事变的人物,中国共产党不会忘记他们的功绩。但是这些人在事变后继续在国民党中生存,恐怕凶多吉少,后果不堪设想?
【西安】华清宫

    西安事变的当事者和调停人员。
【西安】华清宫

    《西京日报》报道蒋介石来到西安督促张、杨“围剿”红军、打内战的消息。
【西安】华清宫

    西安事变前夕,蒋介石来到西安在临潼下车的场景。
【西安】华清宫

    当时的国民党报纸报道蒋介石来西安的消息
【西安】华清宫

    兵谏风云。
【西安】华清宫
    1936年12月13日,西安《解放日报》报道的西安事变的消息。
【西安】华清宫
    兵谏亭的介绍。兵谏亭也就是当年捉住蒋介石的地方。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展厅内的结束语。
【西安】华清宫
    在珍宝馆的旁边是“实景舞剧长恨歌艺术馆”。

【西安】华清宫
    艺术馆内展示的演出服装,应该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服装。
【西安】华清宫
    艺术馆内的墙壁上展示的人物绘画,是在表演乐器,应该是唐代的墓葬内的壁画。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长恨歌》诗词简介,在它的下方的地上有一个卡通人物,一看就知道是唐玄宗李隆基,下方还写有“朕略萌”三个字。本人跟“朕略萌”合个影,也“略萌”一下。
【西安】华清宫
    在芙蓉园的水池前照一张像,留做纪念,后面的建筑是长生殿。
【西安】华清宫
    在长生殿的东面是盟誓台。
【西安】华清宫

    又有一处“连理树”,看来华清宫内的连理树也是成双成对的。
【西安】华清宫
    在盟誓台旁边是“唐太宗温泉铭碑”,不知是否是当年的原件?来到此处应该距离杨贵妃洗澡的地方不远了。
【西安】华清宫
    在华清宫景区的中心位置就是“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实际上就是当年的澡堂子,无非就是洗澡的人物级别比较高罢了。
【西安】华清宫
    在华清宫御汤遗址的一个小广场的中央是杨贵妃洗澡的塑像。 【西安】华清宫
    从杨贵妃的雍容华贵的肥胖富态来看,唐朝人的审美观一目了然,就是谁胖谁美!

【西安】华清宫
    杨贵妃塑像旁的一块石头上刻有“华清御汤”四个字。
【西安】华清宫
    下幅照片是贵妃池,应该就是杨贵妃洗澡的池子。
【西安】华清宫

    看来杨贵妃洗澡的池子并不大。
【西安】华清宫
    下幅照片是莲花汤。
【西安】华清宫
    莲花汤是唐玄宗李隆基洗澡的地方。【西安】华清宫
     看来唐玄宗李隆基的澡堂子还是比较大的。

【西安】华清宫
    下幅照片是星辰汤。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星辰汤是唐太宗李世民洗澡的地方。
【西安】华清宫
    看来,最大的澡堂子就属唐太宗李世民的了。
【西安】华清宫
     下幅照片是尚食汤。
【西安】华清宫
    尚食汤是唐朝官员洗澡的地方,它的水是由唐太宗李世民洗澡的大澡堂子内通过一个管道流过来的。说白了,在尚食汤内洗澡的唐朝官员就是用的别人洗过的“脏水”,但是他们可能比较高兴,毕竟是用皇帝用过的水。
【西安】华清宫
    尚食汤的澡堂池子。
【西安】华清宫
    太子汤,就是皇子洗澡的地方。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所有皇帝、杨贵妃和太子们洗澡的水源都是来自于下幅照片中的温泉。
【西安】华清宫

     御汤遗址旁边就是下图中的场景。
【西安】华清宫
    在御汤遗址旁边是“五间厅”,就是从下图中的门口下方进入的。
【西安】华清宫
      五间厅是当年西安事变时,蒋介石的行宫。
【西安】华清宫
     五间厅门口,有一个橱窗上展示有“华清宫山上的景点图”。在此看了一下,烽火台、老母殿、鸟语林、上善湖和晚照亭没有去,根据网上介绍,这几个点还是不错的,如果你有时间还是建议你游览一下。

    在此介绍一下烽火台。烽火台是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的设施。相传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来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这时,褒姒看见众臣的狼狈样,果真“扑哧”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大大奖励了虢石父。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时,却无人来救,西周至此灭亡了,从而留下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这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上面的历史故事有点和故事“狼来了”相似。
【西安】华清宫
     进入到“五间厅”院落中,首先看到是园中是一个水塘,中心和四周均是房屋建筑,其中中间的房屋是“白莲榭”,是1936年蒋介石在西安逗留期间的宴会厅。【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在“白莲榭”的旁边是下幅照片中的启承室,实际上就是当年蒋介石行辕的传达室和值班室。
【西安】华清宫
    下幅照片是杨妃汤,就是当年蒋介石在此地逗留期间洗澡的地方。  【西安】华清宫
    蒋介石洗澡的澡堂。

【西安】华清宫
     以下是“五间厅”,是蒋介石当年办公室、卧室以及卫士居住的场所。【西安】华清宫
    蒋介石行辕卧室。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蒋介石行辕办公室。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西安事变”中的枪战弹孔遗迹。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蒋介石行辕会议室。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蒋介石行辕秘书室。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西安事变图片展。
【西安】华清宫
     在五间厅游览了一会,我们就开始上山前往“兵谏亭”处游览。在上山的途中,也就是在五间厅旁边的山坡上就是下图中的“昭阳门”。
【西安】华清宫
    在半山腰处看到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跳舞雕塑。
【西安】华清宫
    在半山腰处看到的华清宫的场景图。
【西安】华清宫
    下幅照片是兵谏亭旁边的石刻。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来陕西,以游山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期间张、杨两位将军在洛阳、西安、临潼等地数次劝谏蒋“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后,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兵谏亭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西安】华清宫

    当年蒋介石的藏身处,是一个比较陡峭的山缝,很不容易上去,现在旁边固定了一条铁链子便于游人上去观看。看来枪的力量是无穷的,连“蒋总统”也能爬上去,不容易。
【西安】华清宫


【西安】华清宫
     大约12:40左右,我们游览结束向华清宫门口走去,走到门口时间大约13:05左右,我们先找了一家饭店美餐了一顿,随后在高速公路的入口处与去兵马俑游览的人员汇合开车直接前往西安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