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阳】林州天平山

(2016-04-25 07:10:52)
标签:

旅游

分类: 河南旅游

                                  安阳林州天平山

    好友有几张安阳林州天平山景区的门票,有效日期是2016年4月底。于是我们计划在4月23日周六这一天去游览一番,别让这几张门票作废了。下图是天平山景区山门广场上的景区宣传牌,宣传牌上有最佳游览线路图和天平山景区简介。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天平山位于林州市西8公里,是太行山脉中林虑山(太行山脉在林州段的山脉叫林虑山)的一部分,因其“峰势峻极,上平于天”而得名。天平山素有“北雄风光最胜处”之美誉,是集自然景观与历史名胜古迹为一体的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

    2016年4月23日早上7:00我们从安阳市出发,从安阳西上高速,沿着南林高速向西到达林州后,继续向西就来到了天平山景区。我们到达景区时间为8时,由于我们到达景区较早,景区工作人员验过景区门票后,就让我们开车直接进入到景区内的2#停车场,并对我们说:“游客来晚了一般不让开车进入景区内”。一般情况下,私家车不允许进入到景区内的2#停车场的,除非你到达景区较早,这也是一条常规。1#停车场就在景区山门处。下图是天平山景区的山门,是我们在下午游览结束后走出景区时拍摄的,早上由于忙于进入景区,未拍摄。【安阳】林州天平山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天平山自三国时就有游历及开发记载,宋代三朝宰相韩琦曾赞曰“林虑天平山者,天下绝胜之境也,雄伟秀拔,虽江南诸山素有名者,皆所不及”。下图是2#停车场的全景图,是我们登山结束后,从断金残桥处沿着盘山公路重新上行,快到2#停车场时所拍摄的。我们必须得再次到2#停车场,因为我们的车停在了该停车场。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天平山景区是林州市城郊乡人民政府于1999年开始开发的,开放为时两年后正式对外开放。下图是天平山景区导游图。 

     下面,我告诉大家在该景区的实际最佳游览路线。首先告诉大家一下,小西天景点是山西平顺的景区,处于半山腰,号称“悬空寺”,非常值得一登。最佳游览路线如下:1#停车场坐景区电瓶车或者步行——2#停车场——慧泉——上平于天牌坊——十八盘——小西天——太行之巅,原路返回,在十八盘的2#亭和天门牌坊之间有一条土山路,可以直达天平寺——天平飞瀑——猴梯栈道——珠帘瀑——仙女浴——三峡阙——将军山——断金残桥——1#或者2#停车场。

【安阳】林州天平山

      在2#停车场将车停放好后,开始登山,此时时间大约8:30分左右。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大约8:40左右,我们来到了慧泉景点。该景点处的水池和池中的观音塑像。
【安阳】林州天平山
    慧泉的简介。
【安阳】林州天平山
    下图中为慧泉,实际上就是一口井,井內有山泉水不断流出。
【安阳】林州天平山
    在慧泉的旁边的山上有一个药王殿。
【安阳】林州天平山
    药王殿内供奉着应该是药王孙思邈,四周墙壁上连壁画都没有,有点寒碜。
【安阳】林州天平山

    继续前行,就来到了上平于天牌坊处,时间大约8:50分左右。穿过该牌坊后可直接到达天平寺,我们没有走这条路,而是沿着该牌坊左侧的山路前行。
【安阳】林州天平山
    上山的山路旁的个别树上,开满了美丽的山花,非常漂亮。
【安阳】林州天平山

【安阳】林州天平山

【安阳】林州天平山

【安阳】林州天平山
    约9:05左右,我们来到了该景区内的1#亭,在此稍事休息了5分钟后继续开

【安阳】林州天平山
    1#亭处向我们来的方向的山谷中拍摄的景区图
【安阳】林州天平山
     在1#亭向侧面拍摄的景色图。
【安阳】林州天平山
    在1#亭向正西方向的山体上拍摄的照片,照片上黄色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山西平顺县的小西天景区,处于半山腰的垂直山体上,号称“悬空寺”。
【安阳】林州天平山
    拉近镜头,拍摄到的平顺小西天景点。
【安阳】林州天平山     继续沿着下图中的上山路前行。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大约9:25分左右,我们来到了晋豫雄关处。过去,晋豫雄关可能是存在的,可惜已经毁坏,目前看见的晋豫雄关是后建的古关口,是河南和山西的分界线,也就是说,一穿过该关口,我们就进入到了山西省。
【安阳】林州天平山
    穿过晋豫雄关后,我们看到一幢石房子和石碾盘,看来过去这个地方是住过人的。
【安阳】林州天平山
    山中的美景和美丽的花。
【安阳】林州天平山

【安阳】林州天平山


【安阳】林州天平山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大约9:40左右,我们就来到了2#亭的上方。下图中的亭子就是2#亭。
【安阳】林州天平山

    下图中远方山谷中的建筑就是天平山景区山门。
【安阳】林州天平山
    拉近镜头后,看到的天平山景区山门。
【安阳】林州天平山

    通往小西天的山路,也就是十八盘,是古驿道。天平山古驿道是历史上通往山西的主要通道——晋豫雄关十八盘(又名雹珠路),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战略要冲。二千五百年前,晋将赵胜击溃齐兵于此,其后石勒、高欢、高洋、赵匡胤、李自成都曾在这里屯兵。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大约9:45左右,我们来到了天门牌坊处。
【安阳】林州天平山    在天门牌坊处,向景区山门处拍摄的景色。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大约10:05左右,我们来到了小西天景区的山门处

【安阳】林州天平山
    下图是小西天景区图,在本博文中不再详细介绍小西天,详细内容详见我的博文《山西平顺小西天》。

【安阳】林州天平山
    在小西天景点处,向山体下方拍摄到的景观图。下图中左侧的小建筑是天平山,右侧的建筑是观光电梯入口处。
【安阳】林州天平山
    拉近镜头后,看到的天平寺景点。
【安阳】林州天平山
    拉近镜头后,看到的观光电梯入口处。
【安阳】林州天平山
    在天平寺上游览了一会,大约10:45左右,我们开始下山前往天平寺。在山上,我们问了一下山上的一位人员,他告诉我们说,要去天平寺,最短的距离是从我们上山的路原路返回,到天门和2#亭之间有一条小的土路可以直接到达天平寺。下图是走在这条小路的情景。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大约11:45分左右,我们来到了天平寺。在天平寺处,拍摄到对面的山体,小西天应该在下图中的最左面的山体的半山腰处。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天平寺正名叫明教禅院,又名十方院位于碧霄峰下百余亩大的田坳阔地上。天平寺周围六峰环抱,陡崖壁立,真有深山藏古刹的意境。清代万化《游天平寺》诗曰:“昔年曾读‘天平记',今到名山旧院边。九曲潺潺奔绝涧,六峰突兀插诸天。连云阁里闻仙籁,环翠亭中对老禅。尽日登临犹未倦,忘归桥畔几回还。”诗歌生动记录了万化当年游历天平寺时看到的美景和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天平寺的前殿。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天平寺的前殿旁的石碑。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天平寺的前殿内塑像,应该是关公吧,好像是在夜读《春秋》。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天平寺的前殿的内门,也就是前殿的里门。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天平寺的前殿的内门内供奉着观音菩萨。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天平寺建于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2年),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林州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在《重修林县志》中有记载。当时这里是高欢所建的宫殿,高欢为了夺取北魏政权,击败当时控制朝纲的尔朱氏家族,在他认为他的力量还斗不过尔朱氏时,他采取了韬晦之计,在山里景色优美的地方大修玩乐的场所,表面装作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实际是躲藏在里面练兵训将,为夺权进行着积极的准备。

    他聘请来了少林寺的第二位住持、有少林武术之祖称誉的僧稠禅师相助,当他终于在韩陵山击败尔朱家族而建立了东魏王朝时,他就大摇大摆地在邺城作起他的挟天子以令天下的开国宰相来了。而把这山里的建筑赠给了帮他开国立有大功的高僧僧稠。于是僧稠就将这里的高欢旧宫殿改建成了天平寺。

    僧稠禅师俗姓孙,河北巨鹿人,通经史,曾经做过太常博士的官,后弃官出家。先从道房禅师学止观,后从道明禅师学六分,被佛陀师托道房度化,教其武功禅学,与慧光同为佛陀的两大弟子。之后僧稠禅师到嵩山少林寺拜谒跋陀禅师海陆学艺,跋陀曾说:“葱岭以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跋陀给了僧稠极高的评价。他曾遍游河朔各地,建立了许多寺院。他的弟子边布河朔一带。

    后来高欢的儿子高洋夺取了东魏的政权,建立了北齐王朝,自己当了皇帝。因惧怕僧稠禅师的影响力,北齐文宣帝高洋发兵剿除,被僧稠禅师施法吓退。公元553年,剿除不成的文宣帝请其至邺都(安阳北)为云寺住持兼安阳石窟寺主持,号大禅师,朝野视之如圣,徒弟随从常达千人,使得禅法在北方大兴。乾明元年(公元560年)四月,僧稠禅师无疾坐化于安阳龙山云门寺,寿八十一岁。僧稠武学是少林、天平武学之源头。

    后晋天福年间( 936-943 年),名僧从猗任寺院主持,僧徒众多,热闹非凡。

天平山武僧至北宋末年时,因抗金被残杀,天平寺毁于一旦,从此一蹶不振。 

    下图是天平寺的大殿。
【安阳】林州天平山

【安阳】林州天平山
     现在,天平寺存大佛殿 3 间,房顶为石拱券式,外表如正常房子,中却无梁无椽,俗称没梁殿。山门面阔 3 间,大门顶为圆拱券式,灰板瓦覆顶。山门檐廊边有宋元符二年( 1099 年)《迪公和尚塔憧记》经幢。
【安阳】林州天平山
    在天平寺游览了一会,便在此处吃了一碗凉粉,便继续游览景点,前往观光电梯处。在路上看到的山泉水。

【安阳】林州天平山
    山泉水流过红棕色的山石,景色特漂亮,照张相留个纪念。
【安阳】林州天平山
    继续前行,大约12:25分左右,我们来到了观光电梯旁,后面的垂直山体中开凿了一条人行道,也可以说是“挂壁人行道”,和“挂壁公路”有一拼,只是路面有点窄。
【安阳】林州天平山
    在垂直山体中的“挂壁人行道”上行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观光电梯口处。【安阳】林州天平山
    下图中,远处的瀑布为天平飞瀑。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天平飞瀑的落差有130多米,是林虑山五大瀑布之一。夏季雨水充裕,水瀑径粗达两丈左右,如玉龙翻转,汹涌澎湃,声如巨雷,响震数里。又如白雪翻飞,纷纷扬扬,像玉柱触天,十分壮观。我们来到此处时,由于雨水较少,瀑布水流不大,但是也很壮观。下图是我们站在挂壁人行道上看到的天平飞瀑全景图。

【安阳】林州天平山
    继续前行就来到了观光电梯,观光电梯高达130米,位于天平飞瀑与候梯栈道之间,采用全钢结构和进口钢化玻璃构成。我们走到观光电梯处,看到电梯旁的宣传牌上写着上下电梯价格后,决定走猴梯栈道下到电梯底部。
【安阳】林州天平山
    观光电梯下部入口处的宣传牌上写着“欢迎您乘坐天平山观光电梯”的标语。
【安阳】林州天平山

    在观光电梯下部仰望看到的观光电梯。
【安阳】林州天平山

    在观光电梯入口处,有一个宣传牌上绘有“走进天平山”摄影大赛的版面,其中一幅是“太行之巅”,也就是下幅照片,具体位置在小西天的山顶,此时我们才知道到达小西天后,还可以继续攀爬到最高峰——太行之巅。非常遗憾,只能埋怨自己之前功课做得不够,下次再登太行之巅吧!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大约12:50分左右,我们来到了天平飞瀑的下面。下图是仰望看到的天平飞瀑的上部。
【安阳】林州天平山
    在天平飞瀑下部,拍摄的瀑布流下来的景色图。
【安阳】林州天平山


【安阳】林州天平山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大约13:10分左右,我们来到了下图中的位置,开始下山前往五连瀑景点处。下图中的远处山谷中就是五连瀑景点,在五连瀑的旁边是罗汉岩。
【安阳】林州天平山
    下图中就是罗汉岩。
【安阳】林州天平山
    罗汉岩下方的山缝中供奉着关公和弥勒佛。
【安阳】林州天平山
    罗汉岩的名字是由于山体上的石头像多个罗汉而得名。
【安阳】林州天平山
    在五连瀑处,由于水从西南峡谷中流出,形成五级连环瀑布而得名。传说东汉永平年间刘晨和阮肇就是从这里被仙女接引到洞中的。五连瀑里的瀑布下有洞,人称遇仙洞。    【安阳】林州天平山

【安阳】林州天平山

【安阳】林州天平山

    继续前行,大约13:25左右,我们就来到了仙女浴景点处,实际上就是几块大石头中间流出一些山泉水而已。

【安阳】林州天平山
    时间大约13:30分左右,我们来到了三峡阙。也就是一块大石头上写着“三峡阙”三个字,旁边有山泉水流下。【安阳】林州天平山    大约13:35分左右,我们来到了石板流泉景点处,和以上的“仙女浴”和“三峡阙”景点的内容差不多,大同小异而已。
【安阳】林州天平山
    大约13:40分左右,我们来到了下图中的位置,在它的旁边就是上山的盘山公路,这个地方紧挨断金残桥处。
【安阳】林州天平山
    我们沿着盘山公路前行了30分钟左右,大约14:10分左右,就来到了2#停车场。我们开车10分钟左右就来到了景区大门处,拍了几张照片后,直接开车回家,结束了一天快乐之旅。
    
以下是在网络上摘录的宋代柳开所写的《 游天平山记》。

                          游天平山记[1]

                                                       [宋] 柳开

    至道元年[2],开寓汤阴[3]。未几[4],桂林僧惟深者[5],自五台山归[6],惠然见过[7],曰:“昔公守桂林[8],尝与公论衡岳山水之秀[9],为湖岭胜绝[10];今惟深自上党入于相州[11],至林虑[12],过天平山明教院[13],寻幽穷胜[14],纵观泉石,过衡岳远甚[15]。”予矍然曰[16]:“予从先御史居汤阴二年[17],汤阴与林虑接境,平居未尝有言者[18]。今师诒我[19],是将以我为魏人而且欲佞予耶[20]?”越明日[21],惟深告辞,予因留惟深,曰:“前言果不妄[22],敢同游乎[23]?”惟深曰:“诺[24]。”

    初自马岭入龙山,小径崎岖,有倦意。又数里,入龙口谷,山色回合[25],林木苍翠,绕观俯览[26],遂忘箠辔之劳[27]。翊日[28],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29],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30]。山回转[3l],平地数寻[32],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33],憩环翠亭[34],四顾气象潇洒[35],恍然疑在物外[36],留连徐步[37]。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明旦[38],惟深约寺僧契园从予游,东过通胜桥,至苍龙洞,又至菩萨洞;下而南观长老岩、水帘亭,周行岩径[39],下瞰白龙潭而归。

    翊日,西游长老庵,上观珍珠泉,穿舞兽石,休于道者庵下,至于忘归桥。由涧而转至于昆阆溪、仙人献花台,出九曲滩,南会于白龙潭。扪萝西山[40],沿候樵径,望风云谷而归。

明日,契园煮黄精、苍术苗[41],请予饭于佛殿之北,回望峰峦,秀若围屏[42]。契园曰:“居艮而首出者[43],倚屏峰也。”予曰:“诸峰大率如围屏[44],何独此峰得名?”契园曰:“大峰之名有六,小峰之名有五,著名已久[45],皆先师之传。又其西二峰,一日紫霄峰,上有秀士壁,次日罗汉峰,上有居士壁,以其所肖得名也[46]。又六峰之外,其南隐然者[47],士民呼为扑猪岭[48]。又其次曰熨斗峰。”诸峰皆于茂林乔松间拔出石壁数千尺[49],回环连接,崭岩峭崒[50],虽善工亦不可图画[51]。予留观。

    予留观凡五日[52],不欲去,始知惟深之言不妄。又嗟数年之间[53],居处相去方百里之远[54],绝胜之景,耳所不闻,对惟深诚有愧色。明日将去,惟深、契园固请予留题[55]。予惧景胜而才不敌[56],不敢形于吟咏[57],因述数日之间所见云。

【注释】

[1]天平山:在今河南林县西,是林虑(lú)山的一部分。

[2]至道元年:公元995年;“至道”,北宋太宗的年号。

[3]开:作者以名自称。汤阴:今河南汤阴县。

[4]未几:不久。

[5]桂林僧惟深:原来在桂林的和尚,法号叫惟深。

[6]五台山: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

[7]惠然见过:谓蒙他惠赐,肯来访问自己。过:拜访。

[8]“昔公”句: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到二年春,柳开曾为桂州(今广西桂林)知州。“守”,掌管。

[9]衡岳:即南岳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县西。

[10]湖岭胜绝:意谓南方名胜之中最突出的。“湖岭”,即湖广,这里泛指南方。

[11]上党:今山西长治市。相州:今河南安阳、汤阴、林县和河北临漳一带。

[12]林虑(lú):县名,今河南林县。

[13]明教院:即明教禅院,是一座古庙,晋代已有。

[14]寻幽穷胜:寻觅幽深之处,穷尽名胜之地。

[15]过衡岳远甚:远远超过南岳衡山。

[16]矍(jué)然:惊讶而相视的样子。

[17]从:跟从,随同。先御史:指柳开的父亲柳承翰。承翰在后唐庄宗时始任汤阴县主簿,后来做过监察御史。

[18]平居:平时,平素。

[19]诒:通“绐(dài)”,欺骗。

[20]是:这是。以我为魏人:因为我是魏地之人;柳开是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大名在汉、唐时属于魏郡、魏州。佞(nìng):讨好,取悦于人的意思。

[21]越明日:过了明天,即今语“后天”。

[22]前言:即指所云“过衡岳甚远”。果:果然,果真。不妄:不假。

[23]敢:敢于。

[24]诺:表示同意的应答声。

[25]回合:环绕相连。

[26]绕观:环视。

[27]箠辔(chuípèi):马鞭子、马笼头,这里代指骑马。

[28]翊(yì)日:即翌日,第二天。

[29]亭午:正午。

[30]不可胜数:数都数不过来。

[31]回转:绕转过来。

[32]寻:八尺为一寻。

[33]晡(bū):即申时,指午后三点至五点。

[34]环翠亭:据方志记载,从槐林西上,十馀里间山路险峻弯曲有十八盘,环翠亭在十八盘尽处的岭上。

[35]潇洒:这里用来形容景色清秀脱俗。

[36]恍然:神思恍惚的样子。物外:世外。

[37]留连:即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去。徐步:缓缓地走来走去,散步。

[38]明旦:第二天早晨。

[39]周行:环行,绕行。

[40]扪(mén):摸,这里有攀援的意思。萝:藤萝。

[41]黄精: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可制淀粉,又供药用。苍术(zh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

[42]围屏:环绕着的屏风。

[43]“居艮”二句:谓位于东北方而最突出的是倚屏峰了。“艮”,指东北方。

[44]大率:大慨,大都。

[45]著名:有名字;著,附着,加上。

[46]肖(xiāo):像,似。

[47]隐然:隐约的样子。

[48]扑猪岭:此山最高峻,传说有野猪被人追逐至此坠落岭下。

[49]拔出:挺拔而突出。

[50]崭岩:即巉岩,险峻的山岩。峭崒(zú):陡峭高峻。

[51]善工:指高明的画师。图画:绘画。

[52]凡:总共。

[53]嗟(jiē):慨叹。

[54]“居处”句:谓住处与天平山相距才百里远。

[55]固:坚持。留题:游览名胜时留下题咏。

[56]“予惧”句:谓我怕风景优美而自己才力不相应。

[57]形于吟咏:表现于诗。

【作者及题解】

    柳开(946—999),字仲途,初名肩愈,字绍元,自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宋太祖开宝六年(973)进士,官至如京使。他是宋代最早提倡古文的作家,以继承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传统为己任。有《河东集》。

   《游天平山记》写于太宗至道元年(995)。这篇文章没有收在《河东集》里。熙宁年间,韩琦从他的侄婿柳材(柳开之孙)家得到此文,并写了一篇《〈游天平山记〉跋》(《安阳集》卷二十三),说“此文不传久矣”,还提到当时明教院主僧要刻之于石。因此,柳开的这篇集外佚文才得以保存下来。这里,据《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所收选录,个别文字与明代人编的《天下名山胜概记》所收稍有出入。

     文中记述了天平山五日游,“凡山之诸峰、岩、洞、潭、谷、涧、溪、泉、石之名,无不具载”,叙次井然,简洁明晰,描写不多,而山中胜景也可窥见一斑。开头、结尾两段,说明游山、作记的缘起:游山,是因为听人称赞天平山景胜而不相信,要一探虚实;作记,则是由于“惧景胜而才不敌,不敢形于吟咏”,故仅述所见。这不但使文章前后呼应,而且起到了烘托天平山胜景的作用。前人在肯定柳开提倡古文、转移风气的功绩时,也批评他的文章写得“艰涩”,然而这篇游记倒没有此种弊病。看来,当柳开不去刻意追求他所主张的“古其理,高其意”时,也是能把文章写得平易通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