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子路墓
2014年11月29日,我们参观完挥公陵·舜帝宫景区后,在濮阳县一家饭店吃过午饭后,直接开车10公里来到了濮阳市的子路墓。子路墓,亦称仲由墓,位于濮阳市京开大道西侧,西南紧挨戚城遗址。
子路,姓仲名由,嘉靖间尊称先贤仲子,孔子的弟子,当过蒲邑(今长垣)邑宰,后来为孔悝家将。卫出公十八年(公元前459年),蒯聩武力挟持孔悝,要他逼卫出公让位。子路为保其主孔悝,战死在孔悝家,死后葬于戚城与蒯聩台两地之间,封冢立碑曰:子路坟。
子路墓祠的导游图。
在子路墓大门口上有一天蓝底色的牌子,上面写有:“仲夫子祠”四个字。

进入景区,是一院落,两侧是东西两庑享堂,内有明、清两代碑刻题咏二十来方,多刻文人官绅赞颂仲夫子的诗词歌赋。
前行是一个牌坊。

穿过这个牌坊,就来到了子路墓祠,墓祠前面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碑亭,碑亭内的石碑内容没有顾上看,所以内容不得而知。

碑亭的东面是“孔子周游列国馆”,馆前挂有“名流大画院”的匾额。内部展示的为以下的内容,因内部正在装修,所以并未看到壁画。公元前497年,孔子率弟子一行数十人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入学仁爱思想,西行首站是卫国。他在卫国访贤问达、开馆讲学,言行多被后人总结为成语典故,流传至今。据介绍,孔子周游列国馆内壁画共有15幅。

子路墓祠祠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酸覆顶,宏伟壮观。

子路墓祠祠堂门前的石刻的花瓶,显然是现代作品。

子路墓祠祠堂内有子路塑像一尊,周围墙壁上画有有关子路故事的壁画,因内部光线太暗,因此录像的效果不佳。



子路墓祠祠堂的后面是子路墓冢。


子路墓前是一个牌坊,牌坊上写有“卫国公坊”四个字。

子路墓冢修于汉代,直径28米,高4.30米,墓周有青砖砌成的围墙。墓前有碑,上刻“仲夫子之墓”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子路墓前有石象生、卫国公石坊、石阙和望柱,有四通明清两代重修仲由墓祠祀碑排列两旁。其路东侧有一巨碑,上书“仲夫子落缨处”。墓园原来翠柏葱郁,大者可二人合抱,惜全毁于1958年。


游览完子路墓后,我们开车130多公里回到安阳,来到了安阳市一中分校接上上高中的孩子回家,结束了一天的旅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