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

(2015-06-07 17:53:07)
标签:

旅游

分类: 河南旅游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

    2014年10月2日,趁着高速免费,我们也沾了一下国家的光,和岳父母一道去了一趟他们老家---河南范县。当天我们抽出时间一起参观了位于范县辛庄乡毛楼村、紧挨黄河边的郑板桥纪念馆,该纪念馆免费参观。

      在空中俯看郑板桥纪念馆全景图,照片来之于网络,在此感谢作者。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

     郑板桥纪念馆的大门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

      纪念馆大门上的匾额写有“郑板桥纪念馆”几个字。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在康熙年间科举考试中考中秀才,雍正10年考为举人,乾隆元年(1736)考为进士。曾在山东范县(清朝时范县归山东管辖)、潍县当过县令,时时体恤民情,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条,在潍县当县长时因遇天灾,粮食绝收,未经上级允许便开仓赈济灾民,被上级免职,又重新回到扬州,史书上记载为:“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该纪念馆目前被作为“范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我想应该是他在范县做体贴民情的事情多了的原因吧。在他做官前后,均居住在扬州,以书画营生,善于做诗、写词、书法和画画,著有《板桥全集》,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一生画竹、写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我们来到郑板桥纪念馆前,在门口的东侧有一堵红墙,上面写有“范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几个字。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

    进入纪念馆大门,在大门内部的东侧的一堵墙上有一副郑板桥画的竹子的画,并配有郑板桥写的毛笔字体的字。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

    在大门的正前方,有一个牌坊,上面的匾额上写有“浩然”两个字。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

   “浩然”两字下方有一块黑板上写有:“范县民情有古风,一团和蔼有包容。老夫去后相思切,但望人安与年丰”,这是郑板桥在范县当县长时写的,表达了他对范县人民的怀念之情。

    在宽敞的院落中央矗立着郑板桥先生的塑像,只见他深思站立,右手微微抬起,面部表情上表露出忧国为民的情怀。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

    郑板桥塑像的北侧是一幢殿宇式的建筑,该建筑的匾额上写有“清风堂”三个字,两侧各有一幢厢房。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

    清风堂是该纪念馆最核心的建筑,内有郑板桥的生平事迹展览和一些与郑板桥有关的文物展览,是表现郑板桥在范县当县长时的“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集中体现。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
    进入纪念馆大门,左右两侧是一片竹林。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