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五岩山
2013年6月1日,我们游玩了位于鹤壁姬家山乡西小庄村的西面的五岩山景区。该景区离安阳市区有40多公里的路程,在2013年还在整修中,通往景区的道路基本还行,景区门口的停车场是刚刚用土垫平,遇到阴雨天或者连续下雨的情况下,停车场和道路泥泞湿滑,行走不便。
五岩山是因为山有五谷,突起五峰而得名。据史书记载,隋末唐初的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为“药王”的孙思邈曾隐居此地,采药炼丹,著书立说,在当地留下了许多美好故事和人文佳话,至今在当地有30多处药王遗迹遗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该景区内孙思邈隐居地“药王洞”。五岩山景区内景点主要有药王殿、药王洞和五岩寺石窟三部分组成。五岩山景区的大门很独特,从外观上看很像是由3个中间带有门洞的四方亭子组成,中间为一大,两侧各有一小,中间亭子的门沿下写有“五岩山”三个字,下方是景区的检票入口,两侧为景区工作人员在使用。进入五岩山山门,首先看到的就是孙思邈的一尊石像,右手捋着长长的胡须,左手拿着一样东西,腰挎一个葫芦,仙然飘逸迎客来。进入景区后沿着水泥路蜿蜒前行,遥遥远望,药王殿于半山腰的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傲然挺立,彰显着神秘和神奇。我们首先来到了药王殿下方的神泉处,只见笔直的墙壁上伸出一个龙头,口中喷出汩汩泉水,下方有一个盛着神泉水的水池,据说神泉中的水是有山上的山泉汇集后流下来的,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中草药成分,用此水洗眼可起到明目的作用,将此水加热后长期饮用可延年益寿,驱除百病,游人至此往往多洗手和洗脸。拾阶登上神泉两侧的台阶就来到了药王殿。药王殿是当地政府对五岩山风景区进行了重新修建时,根据史书中的记载而修建的,药王殿气势宏伟,殿内有药王孙思邈的塑像。药王殿周围有石雕百虎像和石刻百草图。石雕百虎像个个栩栩如生,虎虎生威,100个老虎100种形态。石刻百草图,将100种草药的用途作了简单的介绍,叫人看了,进一步增长了对中草药的了解和认识。绕过药王殿,就来到了刚刚修建而成的百步阶,又叫百步踏,共有101阶台阶,是根据孙思邈活了101岁而修的这个台阶,意寓游人踏步登台,康体健身,寿可逾百。登上百步阶,迎面就看用碎石块垒成的一堵斜墙,上面写有“五岩山”三个字,继续上行就来到了药王洞。药王洞相传为是当年孙思邈隐居时栖身之所,据说洞的全程是5000多米,景区已经开发了400多米。药王洞内,彩石斑驳,钟乳突兀,千姿百态,光怪陆离。药王洞外百米处,有一处滴水岩,常年滴水,形成钟乳石,岩壁形状如瀑布,积水沿石壁下流,有的地方如一根丝线,垂直而下,有的地方如断了线的珍珠,滴滴答答,落地有声。站在滴水岩下,阵阵清凉清爽扑面而来,在炎炎夏日让人流连忘返。难怪在全国的大好河山中寻找名贵中草药的“药王”孙思邈游历到此地,就挪不动了脚步,便停留了下来作为隐居之地。








药王殿


百步阶






在药王洞前立着一块碑,名为老君古字碑,文字字形形同天书,这是一道全国乃至全世界里唯一的景观。经专家破译的译文是:玉炉烧炼延年药,呼去吸来息由吾,性空心灭本无着。寂照可欢忘幻我,为见生前体自然,铅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朋原系群仙。

从药王殿往景区大门走的路旁有五岩寺石窟群。五岩寺石窟群位于五岩山南麓200余米高的山崖之上,依山势开凿,石窟群造像分东西5个区,共有佛龛41个、造像154尊、题记12品,护法狮子24对,造像总面积2000平方米。石窟群的5个区内均有造像题记,明确地记录着开凿窟龛的时间,从题记中可以看出,这处石窟群的开凿始于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公元542年),最晚的开凿时间为孝静帝武定七年(公元549年)。从石窟的总体布局、窟龛的形制、造像的形态、服饰的皱褶及雕刻技法上来看,体现了南北朝晚期凿窟造像的艺术特征。可惜,很多石窟造像随着岁月的流逝,或者风化严重,或者人为损坏严重,参观游玩之余倍感一些惋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