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角色篇
《大明宫词》小太平

和大多数人一样,初次见到她就是那部红极一时的《大明宫词》,诗一样华丽的剧本更加烘托出这个女孩的清澈,在掀开昆仑奴面具的那一刻,她泛出光泽的眼睛就像一滴珍珠泪一样铭刻在很多观众的心里,那时的她,皎洁明亮像一颗藏也藏不住的水晶,这沉闷隆重的历史剧也因这样一个小小女子的出现让很多人欢欣了一把。
《桔子红了》秀禾
再次见她,她已化作安静的女子,一袭红色袍子更衬出她的孤单和寂寥,被正房辅佐起来的小妾,肩负着报恩和延续香火的责任,却又纠结着自己卑微可怜的情感,在那一团一团红的能灼伤人眼睛的新房里,飘来荡去的都是这个女子自始至终无法倾诉的爱和痛苦。我甚是喜欢这一部剧,不知为何我偏爱周迅这类让人心疼的角色,或许她小小的身子骨本身就像一幅孤零零的岛,又或者这个女子身体里面就住着一个忧伤的精灵,在她寂寞的时候,精灵就陪着她说说话、唱唱歌、看天空中累积的云朵,年复一年。
那样的剧情,只适合在深夜,静静地,独自体验。用大衣裹起自己,卷曲在沙发里,同电视剧的人物一起体验爱恨情仇,“橘子红了,他就回来了……”“橘子红了,你回来了吗?”……周迅演得极有分寸。与其说她在演秀禾,还不如说她在演自己——羞怯、忧伤的眼神,渴望、压抑的情绪,炽烈、彷徨的表情——她演出了秀禾的魂。
——摘自《这个梦一样的小女子》文/南丫5566
《恋爱中的宝贝》宝贝
《恋爱中的宝贝》不是言之有物的电影,却让我影响颇为深刻,那间空荡的loft风格的大房子,那些意识流一般天马行空的想象,还有周迅那一头毛茸茸的头发,拽啊拽的就变出一个扎着小辫儿大头大眼睛的可爱女孩,像洋娃娃一样。记得这部戏之后,有许久都没有再见到周迅,或许是这样一部梦呓般支离破碎的电影像一种魔咒一样对她施加了魔法,瞬间变成丢失了语言的精灵。
《风月》小舞女
(不好意思,没找到图,哪位老大手里有,欢迎给补上)
最记得是《风月》里那个小舞女,在接过少爷玫瑰的那一瞬间,一抬眼的泪水,一回眸的悲决。仅仅是一个过场,但绝对的鲜明,过目不忘。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在她的表演下居然蕴涵着万语千言。然而仅仅是静默,便张力无限。
……
角色很小,有的甚至是匆匆一个照面,然而却无一不打上她的标记——全然在那双眼睛里,她的情绪,她的内心,她的灵气和才华以及长久的忍耐的坚毅。一句话不说,却姿态万千。——摘自《如果周迅,如果爱》文/adios来源/M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