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价房产 |
这几天有幸看了BBC拍摄的一部纪录片《1929大崩盘》,纪录片记录了美国股市从1919年发展壮大疯狂直至崩盘的整个过程。说实话看了之后确实震撼,许多人的命运可以用跌宕起伏来描绘。
今天正好有看了人民日报一条长微博,【女作家买房辛酸史:夫妻月入4万也追不上疯涨的房价】名校毕业、公关公司项目总监、出版过五本书的女作家于琪曾在网上写了一篇讲述自己和丈夫在北京的“买房血泪史”,称如果不是有着坚实的感情基础,爱情会被严酷的现实打破。刷卡的时候手都在抖,而换到手里的不过是几张打印的合同纸。
长微博的最后说一直想做编剧的于琪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她说,现在的社会和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很像,经济在极速繁荣着,问题也在逐渐滋长。在小说中,盖茨比的梦中情人黛西是个满眼物质的女人,于琪对其嗤之以鼻。“但对于女人来说,房子就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安全感。”如果他的丈夫林庆不是北京人,买不起房,于琪说她仍有勇气嫁给他,“大不了离开北京。”她盯着眼前的咖啡,决绝地说。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不少在城市漂着的人可能都有于琪买房的心酸史和血泪史。于琪说房子是女人不可缺少的安全感,黛西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只不过黛西的年代房价没有那么疯狂,所以住房不入她的法眼。那时候疯狂的是股市,在股市的狂飙下,金钱房产等财富同样在大幅度的缩水。炒股不像现在,那时是令人尊敬的职业,和现在炒房的一样。一个职业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关键是看它能不能赚钱,炒房、炒股都一样,喜欢金钱和喜欢房子也都一样,没有谁比谁高尚。
最最让人震撼的是那时的股票和现在的住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样,当时美国所有人都在谈论股票,就像现在所有的中国人茶前饭后都在议论住房一样,所有的媒体,报纸、杂志都充斥着股市的信息,所有的人都参与股票投资,当然包括著名的擦皮鞋的人,所有能抵押的都抵押,所有能借的都借到了,所有的资金除了吃饭睡觉都流入了股市,所有的人都坚定地认为股市只涨不跌……
所有的这一切是不是和现在的中国楼市很相像?
(这部纪录片我的微博中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出来看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