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指望楼市调控政策退出

(2010-11-02 10:00:18)
标签:

房价

楼市调控

房产

 

http://imgs.soufun.com/news/2010_08/25/news/1282747745564_000.jpg

首套房贷利率由0.7上调至0.85。对于第一套房贷利率的调整,以及有关调控政策,陈淮发了五条微博:

 

三十一号在中国第四届CEO高峰论坛上我有个二十分钟的发言,媒体有报,但语焉不详,特别是“别指望楼市调控政策短期退出”的标题就不准确。我的意思是:根本就没什么“退出”的问题!我说了四个“不要指望”。

 

一是,别指望利率降低,此前利率是优惠,超低利率时代过去了,现在的任务是逐步恢复常态的正常利率。打不打压,这个利率也必调。如果说政策“退出”,那现在升息就是退出。退出低息保增长的政策。

 

二是,别指望啥时会放松对投机性投资性需求的管制。这是永远要管的事。三成首付在全世界都是常态,是正常的风险均衡点。如果中国房地产市场靠买第三套房或多套房的需求才能维持景气,那这个市场本身就不正常。

 

三是,别指望再靠房价的异常上涨来挣钱。房价波动,包括上涨,并非不正常。但短期内脱离供求关系的异动一定不正常。调整干预价格异动是政策的常规性职能。这职能啥时也不会退出。

 

四是,别指望老靠过度动用金融杠杆来维持再生产。风险均衡配置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把风险转嫁银行及购房人的状态绝不会长期存在。

 

陈淮的“四个别指望”就算没有政府背景,也是真知灼见。我们在讨论楼市调控时,总是关注调控何时结束,却忘了一点:调控才是常态,退出的只能是过时的政策。比如房贷的优惠利率,比如商品房预售制,比如土地出让金的部分支出,比如开发商的土地储备...这些都是一个时期的产物,现在的调控就是让落后的政策和制度退出。

 

其实,政府对楼市调控的基调非常明确,就是遏制房地产领域的投机炒作现象。包括开发商的囤地捂盘,中介和炒家的炒房,也就是陈淮所说的别指望再靠房价的异常上涨来挣钱。房价波动,包括上涨,并非不正常。但脱离供求关系,脱离人们的购买力的异动一定不正常。

 

房地产的金融杠杆很多,炒家利用房贷炒房是金融杠杆;开发商只交很少一部分土地出让金开发土地是金融杠杆;商品房预售制也是金融杠杆...这些金融杠杆是撬动房价的罪魁祸首。由于这些金融杠杆的存在,开发商差不多不用承担任何风险,楼市所有的风险几乎都在购房人和银行肩上。

 

楼市调控就是一个去杠杆化过程,开发商是楼市的主体,理应承担大部分的风险。现在的调控就是把风险从购房人和银行肩上移到开发商肩上,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开发商肩上的担子只会越来越重。世上哪有所有的好处自己占尽,所有的风险都落在别人身上的好事。

 

所以,开发商要调整心态,楼市调控政策不可能退出,要退出的是一个炒作的时代。

 

一日一笑

 

有一天,一个人看见了灯神,灯神说它能实现三个愿望,那个人说:“我要长生不老、会游泳和刀枪不入。”

  灯神想了想就把它变成了王八。

      喜欢本博请登陆http://nj.house.sina.com.cn/blog/10sdmbpx.html为"明天的天"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