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策向左,楼市向右,银行左右为难

(2008-11-28 09:29:09)
标签:

房产

 

 

 文/明天的天

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的减少。出口是我们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的一辆,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举足轻重。民营经济又是我们出口的生力军,在股市,楼市红火时,许多民营企业也经不起诱惑,把触角伸向了股市,楼市,有些企业因此深陷于其中不能自拔。出口减少导致主业萎缩,这些企业一下子被抽走了救命的稻草,一个个猝死身亡。

 

所以我们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的发展,就要让因为出口减少的这部分产品,在国内市场消化掉,不然会有更多的外向型企业因此命丧黄泉,造成更多的百姓失业。失业人数的增加又会使得消费更加疲软,如果出口,消费两驾马车出了问题,投资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已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而是鸡的减少,使得蛋减少;蛋少了,鸡又必然减少。是一个恶性循环。

 

拉动内需就成了救市的关键,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是鼓励大家消费,让市场上的钱流动起来。掐指数过来,短短两三个月,已经降息三次。最近的一次更是创纪录的降了1。08个点,为最近几年来升降息之最,相当于四步并了一步走,可见市场情况之严峻。中国的再一个拉动内需的大动作,就是投资四万亿的一揽子计划。这个举措好是好,说不定因此撬动数倍的市场,只可惜不能立竿见影,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

 

让百姓拿出钱来消费无疑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这应该是央行频繁降息的真正意图之一,降息的另一个意图是减轻企业的融资成本。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国家贫富差距是相当大的。这几年房价的快速上涨,让许多中产阶级,退变成下层阶层,又增加了贫困团队的人数。银行存款的大头在少数人手上,这是拉动消费品市场的瓶颈。富人再有钱,也只能一日三餐,也只能住一间房,睡一张床。长江虽有万里之长,有钱人也只能取一瓢。

 

在居民个人消费领域,房产又是最大的大宗商品。不过对于楼市,政府是既爱又怕。爱的是它的红火让地方政府收益非浅,国家的许多惠民政策得以实施,与地方政府手里有大把的银子是密不可分的。再一个房地产对上下游数十个行业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激活楼市,是拉动内需的短平快的手段。同时政府对楼市又有所顾忌,楼市的快速上涨又让我们的金融机构站在风口浪尖,金融可是国民经济的根基。

 

所以对当今的楼市,国家是萝卜加大棒,一方面降低房产交易的各项税赋,降低了首次购买房产和改善性购买住房的首付,同时以上房贷还打了七折,而且连连降息对楼市也是一大利好。又动用九千亿建设安居工程,从而切断了房价大幅上涨的后路。

 

我要说的是,在我们国家,但凡有两个钱的大多已经购上了一套以上的房产,连一些经济能力不具备购买住房的也东拼西凑凑齐了首付,提前住上了本不该自己拥有的房产(事实上他们的房产证还不在自己手上,还不算真正拥有他们居住房子的所有权。),真正还没有立锥之地的,只剩下一些年青人跟穷人,他们才是开发商们朝思暮想,望眼欲穿的解放军。

 

政府的房产新政只是在他们脚下垫上了几块砖,除了再降息,国家能拿出的砖头几乎都拿出来了。他们站在砖头上,要是能够到高高在上的房价,市场就会走出对峙。如果开发商让房价依然坚挺在那儿,购房者仍然看得着,摸不到,市场会继续观望下去。楼市只能向右,无法与政策产生共鸣。

 

要说最为难的是我们的银行,国家的政策不能不执行,这是立场问题。自身的利益又不能不顾,这是原则问题。我们知道银行是晴天给你一把雨伞,雨天有收回的势利眼,我们需要这样的势利,不然我们存在银行的钱就没有保障。这是为什么,房产新政出台以后,我们银行的细则要么朝令夕改,要么千呼万唤不出来的真正原因。

 

现在的房贷已不是一年前的那块蛋糕,人见人馋。利贷倒挂不说,银行的房贷不良率上升,也说明了其风险正在加大。楼市拐了,就像石头从山上滚下,有时非人力可以扭转,正在低位徘徊的股市也向我们明示了这个真理。现在的房贷,在银行眼里可能连鸡肋也不如。

 

政策向左,楼市向右,银行左右为难。应该是当前楼市的真实写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