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文学/原创 |
金庸作品已不是金庸个人的作品
闻金庸第三次修改“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我个人觉得金庸有画蛇添足之嫌,以这些作品在华人圈的地位和影响,它们已不仅仅是金庸个人的作品,而是全球华人的精神财富(我说的不是版权)。
这些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他们从出身,成长以至结局,他们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好象我们的朋友,亲人,邻居一样已经深入我们的骨子里面。虽然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的黄蓉,郭靖,但他们都是鲜活的,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
从诞生那天起,他们就如你我一样,是一个独立而确定的个体。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的性格,命运,自他们出世之日已经盖棺定论,他们无法象我们一样通过努力及同命运的抗争来改变自己的未来。他们喜也好,悲也罢,都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与他们一同快乐,也可以为他们的坎坷人生厄挽叹息,但要为他们的宿命做那怕是一点点的改动,我们都无能为力,即便是他们的创造者金庸也无力回天。
残缺如《红楼梦》也不失为流芳百世的名作,即便曹雪芹再世,也不一定可以重写后四十回。心境不同,创作激情也不一样,所创作的作品自然不可同日而语。狗尾续貂是如此,完整的作品,特别是深入人心作品的修改更是如此。过了几十年,金庸文笔或许更老练,先生的人生境界可能更丰富,不可否认的是金庸先生肯定缺少了几十年前的热情和旺盛的想象力。我们不可想象的是,没有激情和缺失心猿意马想象力的武打作品会是什么样的。
金庸先生对作品的精益求精是令人钦佩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也是让许多后生望尘莫及的,更让我们感叹弗如的是先生无与伦比的商业头脑,先生就是商场上的大侠。其实,先生一生的传奇经历已经昭示了先生血液里流淌的浙商的精明和智慧。他把这种精明和智慧与文学天衣无缝,浑然一体的嫁接在一起,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让人忘记了商人查良镛,只记得作家金庸。而且将会是名垂青史的大家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