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因糖尿病退学预示健康红灯

(2007-11-28 19:19:51)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健康/保健

健康

糖尿病

大学生退学

预防

食疗

发病率

分类: 健康资讯
   大学生因糖尿病退学预示健康红灯 
 
  

   糖尿病日过去没多久,就开始爆出济南某大学生因患糖尿病被退学的新闻,这一新闻的爆出不仅引起了社会对糖尿病患者生活的关注、对大学生命运的关心,而且也引起了大家去了解和关注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和预防常识。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最新公布的,全球糖尿病患者为2.46亿人,到2025年一数字预计将增至3.8亿。糖尿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四大疾病。广州市疾控中心近年来通过对广州6505位居民的调查显示,广州成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7.4%,比1997年增加了1.75倍!从全球和广州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的情况都可以看出,糖尿病预防和控制刻不容缓。

 

   原来在大家的印象中,糖尿病是老年人的专利,但从这些年的糖尿病不断地低龄化,不仅白领一族成糖尿病的主力军,青少年患糖尿病的数量也不断的上升,所以专家呼吁,预防糖尿病要从儿童抓起。

 

   世界糖尿病基金会主席Anil Kapur博士在讲话中说,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巨大。不合理膳食和缺乏锻炼是全球糖尿病迅速增加的关键原因。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每10秒钟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死亡,有两个人被诊断为新发糖尿病。不可忽视的是全球平均每450名儿童中就有一个I型糖尿病患儿,随着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增加,儿童青少年II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上升。虽然糖尿病患儿每年都在增长,但很少有人会把糖尿病与儿童青少年联系在一起,社会对他们的关注程度远不及对成年糖尿病患者的关注度。

 

    肥胖是儿童得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儿童糖尿病增长速度太快了,其根源就是肥胖,与当前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有很大的关系。”近日,在杭州召开的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年会上,著名糖尿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项坤三教授指出儿童糖尿病防治中的问题。

 

  儿童糖尿病的防治,很自然人们会想到是医生和家长的责任,其实不然,所有与孩子相关的人都应该承担责任,尤其是学校。因为孩子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学校,而2型糖尿病与饮食和运动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繁重的课业负担和课外辅导,使得学生严重缺少运动,肥胖患儿与日俱增,直接导致了糖尿病患儿激增。

 

  和成人一样,儿童患上糖尿病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体内唯一的降糖物质,胰岛素的量不足或胰岛素的作用障碍会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出现能量代谢失衡,甚至生长发育障碍。

 

  而肥胖者的组织细胞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因此,尽管此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水平往往不低,但其作用却大打折扣,致使肥胖儿血糖长期高水平,从而发展为糖尿病。

 

  项院士说,现在亟需政府部门召集教育、卫生、营养等多方面的专家共同为孩子制定课程和考核办法,加强健康知识和科学饮食的教育,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运动。否则,20年以后,糖尿病将成为困扰下一代身心健康最严重的问题。

 

   白领一族成糖尿病的新的主力军,四大原因成罪魁祸首。



   只吃菜不吃饭



   “只吃菜、不吃饭,非但不能瘦身,反而会伤害健康。”专家提醒,菜肴中的油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很高,甚至还可能超过米饭中淀粉的热量,因此“只吃菜、不吃饭”可能会导致热量摄入超标。

 

  研究表明,一克油中,大约有9卡路里的热量;一克蛋白质中,大约有4卡路里的热量;相比之下,一克米饭中,也就只有4卡路里的热量……因此,只吃菜、不吃饭,会导致饮食中油多、蛋白质多,热量猛增,容易患上糖尿病。

 

  专家建议,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控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此外,专家还透露,每年“端午节”、“中秋节”过后,不少患者都会出现血糖含量升高;因为在节日里或节日过后,人们会习惯性地把粽子或月饼当作主食,导致血糖骤然升高。

 

    应酬过多,在饭店吃饭多过在家吃



    内分泌科教授提醒:中青年“应酬族”吃得多、坐得多、动得少,平时饮食也经常不注意,大鱼大肉再喝酒,容易导致营养过剩,使胰岛每天都在过度工作;久而久之,胰岛负担过大,导致血糖不能正常控制,结果在“应酬族”中糖尿病明显增多,尤其是那些大腹便便的男性,容易被糖尿病“盯上”。

 

  “应酬族”在应酬时,可先吃些蔬菜和主食垫垫,不要空腹进食高糖分或太油腻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避免积聚过多热量,使身体肥胖;另外,注意营养均衡,多吃高纤维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等,还要增加运动,不要以为年轻就毫不在乎。

 

    经常用零食加餐



    白领、年轻人有用零食“加餐”的习惯,其实是患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的一很大隐患。

 

  专家指出,像瓜子、核桃、花生米、果脯以及话梅等,过量多吃,只吃不动,其高热量、高盐分等,都可能成为糖尿病的诱因,有些人不感到零食热量高,其实,“十粒花生米”就相当于“半两米饭”。

 

  经常吃些零食的人,很容易导致人体肥胖,不仅如此,果脯、话梅等咸味食品,其中所含的盐分也相当高,长期食用,还可能会引起高血压,而肥胖和高血压本身就是患糖尿病的最大潜在因素。

 

  长期高压力高负荷的工作

  国外统计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一倍,国内虽然没有数据,但部分临床医生证实,年龄在30至40岁、患糖尿病的白领不少还伴有抑郁症。

 

  医生表示,抑郁症和糖尿病的发生,与白领长期焦虑的生活状态密不可分。

 

  “现代生活节奏和工作强度,迫使白领白天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晚上还得熬夜,得不到充分休息,因此绝大多数的白领长期处于‘神经紧绷’状态,心理压力非常大。”专家解释,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会促使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体内的“应激激素”大量分泌,出现血糖升高,长此以往,造成糖尿病产生。

 

  从日常生活中预防糖尿病



    1、多吃谷物纤维;



    现在的日常饮食过于精细,平时吃的大米白面都是经过精细加工的,食物纤维的含量大大减少,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粗粮,多吃五谷杂粮来增加谷物纤维的摄取。



   



    德国研究人员在新的研究中发现,全谷类食品和很多蔬菜所含的非水溶性纤维能够改善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状况,从而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

 

  膳食纤维主要有两大类: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如,燕麦、豆类、苹果、浆果等食品富含水溶性纤维,类纤维能溶于水形成凝胶状物质,据称有助于降胆固醇和血糖。非水溶性纤维则不溶于水,经过人体消化后基本上保持原状。研究人员建议,最好从天然食品中摄取纤维。 

 

    由几十种谷物蔬菜菌类组成的生食粉也是补充谷物纤维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对于白领来说,吃起来方便。

 

    2、多吃植物性食物;



    在每天的饮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应占总量的2/3以上,品种保证在5种以上。每天吃600~800克谷类、豆类、植物类根茎,加工越简单的植物类食物越好。

 

  3、每天吃红肉(牛、羊、猪肉)不应超过90克,最好以鱼和家禽代替红肉。

 

  4、少吃高脂肪食物,特别是动物性脂肪。选择食用适宜的植物油并控制用量。

 

  5、少吃盐,少吃腌制食物,每天每人盐的消耗量应该少于6克,少吃精制糖和甜食。

 

  6、不提倡喝酒,即使想喝也应少喝一点(白酒控制在50克以内)。

 

  7、不要食用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过久、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8、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及残留物的水平,应低于国家规定的限量。

 

  9、不吃烧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肉或腌肉,熏肉只能偶尔食用。

 

  10、水果蔬菜混合吃,不能单一。



    大部分水果果糖含量较高,才使水果口感很甜。实际上,果糖对血糖的影响小,需要的胰岛素也少。有研究证明,樱桃、苹果、柚子等血糖指数都低于40,是低血糖指数食物。如果有糖尿病的人来也可以选择吃一些低血糖指数的水果。

 

    其次,蔬菜和水果是两类不同的食物,不可任意替换。蔬菜和水果都含有人们需要的“三宝”,即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二者的含量和组成有很大不同。例如,新鲜水果维生素含量丰富,每百克鲜枣维生素C的含量高达540毫克,是一般蔬菜含量的30多倍。绿叶青菜的胡萝卜素含量是苹果的25倍,钙也高出8倍,铁高出11倍。

 

    水果中含有果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刺激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对促进人们的食欲和帮助消化起着很大作用。而蔬菜还含有较多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可增大粪便体积有利于粪便排出。二者相互结合,才可以好地稳定血糖、降低血脂、防治便秘。因此,为了保证食物多样化,使营养均衡,蔬菜和水果作为两大类食物,每天都需要,不可任意相互替代。

 

   11、多吃鱼,补充维生素D。此前已有研究显示,大量摄取鱼类脂肪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为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还要适当晒太阳。

 

   12、适当运动非常重要。运动是提高新陈代谢,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生命在于运动,这一点大家一定要重视。

  



   在糖尿病联盟圈子里有非常多的关于糖尿病的文章,因为篇幅有限,只能选择部分精彩博文推荐给大家,想了解更多的,可以点击糖尿病联盟  

    各国科学家研究糖尿病新疗法

   “糖尿病日”前谈中国糖尿病患者特色

   血糖不高也可能患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饮食的四大误区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的糖 

   工作狂成为糖尿病新宠 



   糖尿病人如何过寒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