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雍和宫的官方介绍是这样的:雍和宫(The Lama
Temple)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枢,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可以说,雍和宫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雍和宫由牌坊和天王殿、雍和宫大殿(大雄宝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宏伟大殿组成,另外还有东西配殿、“四学殿”(讲经殿、密宗殿、数学殿、药师殿)。整个建筑布局院落从南向北渐次缩小,而殿宇则依次升高。形成“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的格局,巍峨壮观,具有汉、满、蒙、藏民族的特色。
我从来没去过藏传寺院,总是有些好奇,所以今天特意去雍和宫看看。
还没看见雍和宫的影子,老远就闻见烧香的味道,看来雍和宫的香火不是一般的旺啊!老早就有朋友和我说,到雍和宫许愿是很灵的。
一进雍和宫的大门,迎面而来的两排金黄的银杏树,映得这秋日格外的美丽!
雍和宫的布局与各地的佛教寺院差不多,但其与众不同的是在法轮殿内正中供奉着藏传佛教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这座铜像高6.1米。据说光这座铜像就耗资20万银元,历时2年才成。可惜室内不让拍照,故无法与大家分享了。
另一绝迹为宗喀巴像背后,被誉为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的五百罗汉山,高近5米,长3.5米,厚30厘米,全部由紫檀木细雕镂而成。
庙宇的房屋结构也没有多少特殊之处,所以我也不再放那些照片上来,倒是里面有不少铜制的器具别有特色,其中还有一座铜铸的须弥山。
在雍和宫里看到了好多的转经筒,在藏传佛教认为,用手转这些经筒,可以脱轮回之苦。
在我用手转动着的时候,忽然心里涌起一阵伤感,脑海里回想起的是曾经收到过一条短信:
那一日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是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葡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来生
只求途中与你相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