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地产往事

(2022-08-21 14:51:42)
标签:

历史

房产

财经

股票

健康

分类: 房产风云
    回想十五六年前,对于当时媒体上“拐点”二字频频出现,我是比较谨慎的,一般上热热闹闹地谈论带预测性质的事,十有八九不准。怎么可能辣么轻易地被预测到呢?经济事项的周期结点,比如股市的顶和底,哪辣么轻易预测到?还那么多人“事先”谈论到?更重要的是,那时候读过、看过的所有文章、视频里头,没有让我觉得讲得通透的,不通透就不足为信,起码不能全信。然而,那时囊中羞涩,无房的大龄青年,很容易被人误解为在等“拐点”,真个未经他人苦啊。

    实际上,我从未有只言片语谈“拐点”。今日之前,所写文字里也从未出现过这个词。那时听人谈论,自己基本避谈这个词,人家谈,不论正反,我皆不支持也不反对。即使希望能够降价,那也只不过是无产者的本能反应,并不真的相信会。超乎认知的事,断然不会行预测之举,不靠谱嘛。就如一只票即使觉得它好,也基本不能猜到它短期内会天天涨停,只不过觉得它最起码不会暴跌,是吧?更何况降价也不一定是拐点,一个是偏时点与数量有关的词,一个是虽为时点但与周期趋势有关的词,数量即使有短期波动也不能说明是趋势的改变。虽然知识浅薄,但汉语的用词还是稍有感觉的,超越认知的词汇怎能轻易去写去说?恰巧有位非分管领导不知是否“听说”我在“研究”拐点,某日顺便问我什么时候会是“拐点”?我当时脱口而出:“现在讲拐点没有意义。”原话哈,而且面带笑容。并说最近刚好在作一篇专题分析,定稿后,拿来给您。
   事后,我主动提交,文中观点与所谓“拐点论”是相悖的,此文后来发表在省级刊物上,文中小标题明明白白写着“…,尚不足以阻止房价上涨”。只不过,不能通透认知的情况下,为避免武断,我在畅述时加了一个前提条件。并在改善机制促其健康发展的建议中有如下表述:“鉴于房地产市场产业链长,其对经济影响较大,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顽疾,迟改革不如早改好,…”。

    我印象这么深的缘故,是巧合得很,那是我至今最后一篇有关房地产的分析。从一开始接触此类分析的求知,到疑惑,再到大抵知道怎么回事,虽不能通透,但已能够排除本能的干扰来分析,最后机缘巧合地不再辣么关注,不再收集有关数据。再后来,量力而行,为自己物色住所,陆续看了近两年时间,为了避免重复,记录了近两页Execl表格的看房记录。当时想,买房像买菜似地容易的人,该是多有钱啊。

    目前媒体上并没见明显地再谈论这个词,安静不嘈杂。昨天偶然看到有人又提到这个词,脑海里自然浮现出了往事。主要是这位知名人士比较有逻辑,讲得比较通,只是不够透。数据是会说话的,现在明白,从前自己不通透的原因之一,是能够收集到的数据虽然一箩筐,但仍太少、太狭隘;视野太低、太浅簿,客观上也不足以用周期来看问题,时间尚不够长。现在仍不够通透的缘故可能是没有调查研究,且心存敬畏。只不过,已然过了这么多年,回过头来看,还是比往前预测来得容易,来得靠谱的。现在若有人问,我不会说没有意义,但也基本不会谈论它!若干年后,我还是会说,我没有预测过这个,从前没有,现在更没有。这是实话。祝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