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书
(2023-05-21 18:08:51)下午,我去找书时才发现它竟然不见了。
它是一本很普通的小册子,书名叫做《大家小文——万物有灵》。书中收录的是一些现代和当代作家的若干篇散文,都是一些很平和的短篇,有写植物的,有写景物的,有些四季的,还有些是写杂物的。这些小文每一篇都朴实无华,小学生读起来可能略有些乏味和枯燥,但中学生里喜爱文学的孩子静下心来仔细品读还是很有收获的。那些意气风发,事业顺风顺水的年青人是不适合翻阅这本书的,因为这些小文节奏太慢,跟不上瞬息万变的社会;其实这本书更适合经历过风霜,见识过人间冷暖的中老年人深读。戴上厚厚的眼镜,选个安静的下午窗前,或是阳光疏影下的公园一角,读名家的小文,和大师们隔着时空交流,生活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在夕阳的余晖里流淌。
这本书不远千里跟随我来到华北大地,它陪我度过无数个枯寂的日子。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靠在床头,在大师们所描绘的景物中我回到了家乡,窗外是久不见雨水滋润的北方的树在簌簌作响,眼前却能看到南方多情的夜雨在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周末和节假日我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拿起书到槐北公园找一张长椅,这张长椅要在绿荫遮蔽下的角落,少有行人经过,这样才不会被当成异类。绿草和大树的清香气息里,枝头鸟儿的鸣叫声和远处孩童欢快的嬉闹声中,捧起书的我不再是异乡孤独的人了。它真是一位尽职又毫无怨言的老朋友啊,当我需要它时它就在身边,我进入梦乡时它滑落在床前的地板上,我在公园里嚼着煎饼当午餐时它安静地坐在长椅上。
它是在搬家时遗失的吗?为了生活我过着四处漂泊,东奔西走的日子,也不知道搬过多少次家了。我常常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多学些本领,希望他们以后有一个稳定的生活,不用再背井离乡去谋生。虽然这几年折腾的少了一些,可是为了能积累些步履蹒跚时安定下来的资本,我又搬了一次家,从一间小小的房间换到了现在这间略大点的房子了,但我的书丢了。
搬了家后我必须更努力的工作,深夜的寂寥变成了不停地在脑海中复盘一天中忙碌的工作;没有了节假日,空下来的日子更多的是焦虑占据了思维,不得不去为未达成的目标着急,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去读书。这世上有多少衣着光鲜的成功人士夜不能寐,有多少大老板在承受着如山一样的重压,更不用说我们这些如尘埃一样的普通人呢。
石家庄昨天突然罕见的下了一阵大雨,据说有些地方还落了冰雹,今天又异常的燥热,天空笼罩着灰色的霾。这样的天气本应该让人更加的烦躁,我却出奇的想安静一会,想坐在沙发上读会书了。也许是因为经历过的不平静日子太多了,也许是大风冰雹都不怕了,再多的苦难和折磨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我有一个梦想——写两三篇让自己满意的小文章。既然人生的安排让我过不上安稳的生活,在风雨中漂泊,尝尽人间冷暖的生活,不就是文章的来源吗?
我在找我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