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城陵矶。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独立景点。面积8.93平方公里。城陵矶居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处,西北为湖北省监利县境。东晋郭璞《山海经注》:“江、湘、沅水皆共会巴陵,故号三江口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巴丘)山在湘水右岸。山有巴陵故城,……城跨冈岭,滨阻三江。巴陵西对长洲,其洲南分湘浦,北届大江,故曰三江也。三水所会,亦或谓之三江口矣。”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巴陵城对三江口,岷江为西江,澧江为中江,湖湘江为南江。”清乾隆《大清一统志》:“荆江口,在巴陵县北洞庭水入江处也,亦名西江口,又名三江口。”记载的差异反映了洞庭湖水道面貌的不断变迁。沅江现已不直接流入长江,但沅水口痕迹犹存。三江口下游
2公里处长江南岸有擂鼓台遗迹,传为楚庄王擂鼓平叛之处。城陵矶南绾三湘,北控荆汉,扼洞庭湖贯通长江的咽喉,帆樯如织,商旅会聚,船靠江岸,渔歌互应,自古以来即是水上交通咽喉和兵家必争之地。清末维新运动兴起,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开岳州及三都澳为通商口岸”得允。次年十月,岳州关在城陵矶正式开关,岳州成为中国第三个自开口岸和湖南第一个通商口岸。经过百年发展,城陵矶港现已建成为长江中游水陆联运、干支联系的综合枢纽港口,是长江八大深水良港之一和湖南全省唯一的水上国家一类口岸。2004年,国家农业部公布为岳阳东洞庭湖江豚自然保护区。游人在此驻足远眺,长江环其东北,洞庭瞰其西南,江口水面宽畅,水鸟翔集,常有江豚、白鱀豚嬉戏浮游。船至此处,举目可见荆江(长江自湖北枝江至城陵矶段的别称)滚滚西来,湘江浩荡北下,两水相会,莽莽东流,波澜壮阔。因洞庭水清于长江,清浊交汇,泾渭分明,古人称为“江会”。入夜万盏明灯倒映水中,如繁星缀空,溢彩流光。城陵矶与安徽马鞍山采石矶、江苏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