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每逢大跌,我就要担当心里按摩师的角色,为身边的朋友和粉丝们理理思路打打气,尽管时不时也会遇见一两个不理智的喷子打击我的热情,但这也无所谓了,我不能遇见大跌就选择逃避,不能辜负信任的粉丝,必须表明我的观点,哪怕这个观点可能是错的。
今天好几个粉丝给我留言,大致的问题都是对当前市场失去信心,心里比较担心,不知如何是好。确实,最近几天,上证指数没有怎么跌,但个股跌幅却比较大,主要是成长股杀估值比较厉害,而传统的蓝筹低估值品种比较抗跌。股市永远都是牛熊之间轮回,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机会只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这个我说过很多遍,之所以经常罗嗦的念,是因为确实这就是真理。同样的东西当然是越贵风险越大,跌下来越便宜风险越小。
对于当前市场,我还是觉得持有业绩持续增长的公司是长期的主线,没什么能比公司不断的持续增长给未来股价带来上涨动力确定性更强的了。常言道,好股套一时,垃圾套一生。有人会说好股就是盈利高、市盈率低的公司,我承认他们可能是好公司,但未必就是好股,举个例子中国石油世界巨头,估值也不高吧?但看看这么多年投资该股的,用套一生形容不为过。再看工商银行一年近3000亿净利润,市盈率只有5倍,那么工商银行总是好公司吧?但你看看2007年上一次牛市工商银行7.15元的高点(前复权)到现在投资者赚钱了吗?那么为什么这么好的公司股价却这样呢?难道是市场畸形?可市场畸形,总不能经历这么多年也不来一个恢复吧?我承认,中国石油和工商银行都是好公司,但他们却不一定是好股。中国石油靠着行政壁垒在国内垄断经营,如果放到国外自由竞争,拓展能力还是未知数,那么不出国门,仅靠国内消费,中国石油还能再次营业收入翻几倍吗?我想这个答案很明显了。同样的问题也考验着工商银行这类似的公司,工商银行门店还能再翻几倍吗?那么这些公司现在是盈利千亿,十年后他们依然盈利千亿(未考虑通胀),公司不能再不断发展壮大,那么我们投资他们获得的是什么呢?我想最直接的获得就是盈利分红,我们以工商银行2014年每股分红0.25元为例,分红要收回本金需要17年,资本回报率是5.8%,吸引力到底是多大呢?
话题扯的有点远了,总之在这个位置我不愿意割肉,我宁愿选择卧倒等待,股市的规律告诉我们,涨跌就如自然规律日月白昼、四时节气一样,不断地轮回,我只需等到下一个轮回,将会开出更美丽的花朵和更大的果实,那时再来一起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