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回顾
12月6日做了个策略报告,其中重点做了6个逻辑点。
1.政策密集出台为注册制铺路。
2.打新资金并未进场。
3.长期震荡市。
4.短期偏向于谨慎。
5.投资上要注重优选个股。
6.保留部分资金。


由于当时基于以上分析,所以之前打新解冻的资金基本没有动,并且周一上午把老百姓药房清仓获利了结,其它的长线持仓个股没有卖,准备的现金为下次布局已经足够了,唯一就是周五少量加了点华懋科技。
二、当前市场分析
回头来看,上周短期谨慎的策略是对的,那么接下来市场又怎么看呢?
当前市场上证指数12月11日成交额已经缩小至2451亿,上证指数基本上已经缩至地量,理论上来说只要场外资金稍微推动一下,反弹一触即发。
此前10家新股冻结资金超过2万亿,光是12月4日解冻的资金就高达1.7万亿,只要这部分资金轻轻一推市场就能放量上涨,但是12月4日市场是跌的,随后的这几天也是一直缩量调整慢跌的,这些打新资金仍然不愿意入场。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这批28只新股采取冻结预缴款的老规矩,虽然截止12月11日已经申购发行了11只, 12月14日下周一将再次有9只新股申购,预计当天冻结资金将超过万亿。
根据发行速度,下周一9只申购后,这批采取冻结老方式的28只还剩下8只,预计这8只将会赶在本月底进行发行上市。
在剩下的这8只股全部上市前,观望的场外资金不会轻易进场。
三、后市策略
1.长期震荡市的观点不变。市场依然不具备单边持续上涨和单边持续下跌的条件,市场长期将是涨涨跌跌的震荡市场。
2.短期依然谨慎,静待靴子落地。周一9只新股申购,周二到周三之间市场普遍预期美国加息,静待靴子落地。
3.继续保留部分现金。保留部分现金并不是就是要把所有股票都卖掉空仓,而是守住手中业绩增长较好,短期没有大幅炒作,未来预期较好的优质个股。但同时要控制仓位,留出部分资金防备下跌后有优质个股出现机会时好建仓或加仓,个人觉得普通投资者留出30—35%资金备用比较合适。
4.当市场环境不好时,可关注新股能否出现提前开板的机会。个人觉得今年剩下半个月里可能较大的机会在最近上市的新股里,对比同类公司或者同类次新股,如果开板时较早,估值对比同类合理,那么就有一定的机会。提醒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在买入之前提前做好分析和准备工作。
5.短期观察12月17日万亿打新资金解冻后能否流入二级市场。17日美国加息靴子不管加不加已经落地,如果发现放量拉升流入迹象,则及时修正策略。
(仅是个人观点,不能保证每次正确,风险自负)
@天道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