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远脱离本质,永远不得要领。

(2010-10-05 13:36:22)
标签:

美国

《堂吉诃德》

《儒林外史》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日记

杂谈

分类: Diary
吃过午饭拿着党史出版社的《拿破仑日记》去看。
但是翻了几页就决定不看了。
原名叫《科西嘉人:日记体的拿破仑生涯自述》,不知这是法版原名还是英版原名,总之这个中译本的名字是非常具有欺骗性的。

英译者序言摘录:
为了说明本书是什么和不是什么,我有必要在此做些交代。
本书的内容,除括弧之内的几段之外,几乎都是拿破仑本人的语言,既有笔写的,也有口述的。
但是,书中某些部分内容已经过压缩,语句和日期的位置也做过某些调整。
压缩的部分并未标出,因为随处皆是,只好在此事先告诉读者,书中不再一一标记。
对日期的位置加以调整,是为了保持日记形式,主要包括两种情况(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例外):一是事件的详细情况,通常是在事情发生之后一两日记载的,现在排列于事件发生之日;二是在圣赫勒拿岛口述的事情,转而排列于事件发生之日,但这种情况很少。
其中也有数处情况,是结合两种处理办法而成的。例如:新10月19日对元老院的演说,从莱比锡撤退时对波兰军官的演说,每篇都是综合几次演说而成的。因此,我要事先提醒读者,实情就是如此,本书对有关事件的叙述,与这些事件及其相关情况的原始记录,在篇幅上是有差别的。
还有两点也值得注意:一是书中已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新历改为公历。二是人名与爵位名称并不完全一致,有时使用本人的名字,有时使用其爵位名称。例如,内伊在被封为厄尔欣根公爵和莫斯科亲王很久之后,有时仍称其为内伊。现在本书在末尾将拿破仑帝国王公大臣表作为附录,人名与爵位名称对照列出。
如何对待历史文献,自有其专业性的要求,读者可以根据这些要求去追求历史的真实,但不宜以这些要求来看待本书,而应根据这些要求去研究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和人物的心理发现。因为从客观上说,拿破仑很少说实话,甚至绝不说实话,然而就主观而言,拿破仑又如何能够不说实话?

读这段序言的时候我的感觉是,羞愧。很惊讶英译者能如此道貌岸然,因为读完这段序言我收到的信息就是书里的内容全是扯淡。我以为这是中译本的序言,因为我经常崇洋媚外,没想到美国也有这种无聊的编书的人。他也确实是在“编”了。是不是美国的学术也被“功利”临幸过了,以至于译者不能反抗只能享受。
或者,作者是在期待?
期待读者读完之后,像sheldon一样来一句“sarcasm”?
那这本书就是从结构上的《儒林外史》或者《堂吉诃德》了。

--------------------------------------------------------------------------------------------------

“交流”这种东西是很打折的。
类似于我问你一个问题,分几步?
1.我把我的问题转化成语言。(我不一定能把我的问题用语言精准地表达出来,或者会受主观经验影响)
2.你理解我的问题。(你又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我的语言,更不能完全理解我的问题,主观局限性)
3.你思考答案。(如果我是问你一个关于你的问题,你给出的答案都不一定是符合实际的,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
4.你把答案转化成语言。(同样转化为语言的过程总还不能完全表达意思)
5.我从你的语言中领会你的答案。(我从你的语言中领会你答案的过程必然又要夹杂我的主观经验)

那这个交流的过程到底是在做什么?
读书也一样,翻译翻译再翻译,最后还能剩下多少?更何况原著就是一本扯淡集。
殊不知一个词或另一个词的选择就会让表意产生变化,更何况你还各种删减各种合并各种调换顺序各种更改时间各种偷换姓名(这里应该不是偷换了,应该是ctrlv的时候不想改名字了)还道貌岸然地说因为太多修改所以不标注了,你还叫我不要计较要只要通过这些了解伟人的丰功伟绩和心理发现,到时候天知道我发现的这个人到底是谁。

--------------------------------------------------------------------------------------------------生活也一样了,大部分时间我们真的是为了细枝末节的东西丢失了生活的真实。
把那些无关紧要当做生活来坚守,不知是因为懒惰还是恐惧。
或者是因为从小读这种不知所云的书吧。
--------------------------------------------------------------------------------------------------离开教室的时候目光扫到一本英语单词书,看起来翻得很勤,破破烂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